当前位置: 放生善缘中心 > 城市分站 > 昌黎县代放生组织联系方式
昌黎县代放生组织联系方式
发表日期:2023-02-16 17:45| 来源 :本站原创 | 点击数:512次
本文摘要:因为西方世界与他方世界中,都没有作恶的因缘,所以世界中的人民不需要受八关斋戒,那里不要说是恶的因缘,就连恶迣这个的名词也没有,那里头都是念佛、念法、念僧之声,而且

一念相应.念念相应

──西方寺八关斋戒暨精进念佛法会过堂开示

2012年3月24日至25日,西方寺举行了今年首次的「八关斋戒暨精进念佛法会」,参加善信踊跃,百多名戒子在宽运大和尚的带领下,受持一天一夜的清净八关斋戒,体验寺院的出家生活,加深了对佛教的认识;法会活动包括授戒、念佛、静坐、开示、拜愿等;参加者暂时放下俗务,利用24小时精进用功,确实是一次难得的修学机会,与会者皆到身心清净、福慧增长。现将宽运大和尚24日开示文全文刊出以飨读者: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很高兴看见大家来参加我们西方寺今年首次的「八关斋戒法会」。我们都知道,八关斋戒法会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在家的居士在繁忙的生活中,利用一天一夜的时间,来到寺院受持净戒并体验出家人的生活,种下出世解脱的善因。而什么是「居士」?居士即居家修学之士,也就是居家修行的人。而居家修行如何才能体验僧团的生活?所以我们西方举办八关斋戒法会,就是希望提供场地给大家,让大家有机会受八关斋戒,过一天一夜完整的僧团生活。

这个「戒」,我们都知道是佛临入涅槃之前,叮嘱弟子们要「以戒为师」;「戒」能够防非止恶,「戒」还能让我们生定、生慧;所谓「从戒生定」,「由定发慧」;戒、定、慧三者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经上说:「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贪、瞋、痴是我们的毒害、是我们的障碍。我们持戒、念佛的目的,就是要袪除贪、瞋、痴;我们法会的环境非常的好,这里头没有做坏事、起恶念的因缘;我们大家都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里头没有任何不守规矩的行为、念头或想法,就是说,起心动念都不可以、不应该。

其实我们学佛,首先就是要勤修六念;「六念」是甚么?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施;如能勤修这六念,就能令我们远离贪、瞋、痴的烦恼。我们经常说修行、念佛要做到「一念不生」,所谓「一念不生全体现」,当一切妄念都消失了的时候,我们就会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所以,凡是与贪、瞋、痴有关的,想一想都是罪过,不能起心动念;所以法会期间,教大家用佛号将妄念止住,而且要求大家禁语;禁语就是希望大家不要乱说话,或是闲言闲语,说些不正确的话,因为我们既然受戒了,所说的就应该是正语,而且还要正念、正思维,不能起歪想,或说些颠倒的话。

八关斋戒的内容就是:第一、不杀生;第二、不盗窃(不予取);第三、不淫欲;第四、不妄语;第五、不饮酒;第六、不涂香鬘、舞歌视听;第七、不眠坐高广华丽大床。第八、不非时食(即过午不食)。合为八斋戒。为什么称为「八关斋戒」?所谓清心之不净曰斋;禁身之过非曰戒;奉持此斋戒,可关闭恶道之门,故又称为关。佛欲令众生断六趣因,故教与三世诸佛同食:晨朝为诸天食,日中为诸佛食,日西为畜牲食,日暮为鬼神食。所以我们持斋就是「过午不食」。

所以,我们受八关斋戒的同时,更要勤修六念,守护自己的身、口、意,守护自己受持戒法的清净;而且我们要知道,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非常之大;八关斋戒,是度生死之桥梁,是破痴暗之灯炬。《菩萨处胎经》中称之为诸佛父母,无论正信的僧俗男女,在家居士,都应受持此戒,以为出世之阶梯。

我们西方寺以前的八关斋戒精进念佛法会都是七天的,但考虑到很多人都要上班或做事,要抽出七天的时间实在是不容易,所以今年尝试改为两天,也就是一昼夜,看看效果如何;当然七天有七天的好处,由于法会的时间较长,所以较容易把我们散乱的心摄住;但一天就方便大家,学习体会出家人的生活;让大家种下善根、结下善缘,起码能进入一个学佛的初基,尤其是对于刚刚学佛的人,让他们能对佛教有基本的了解及认识,受持八关斋戒是一个很好的体验机会。

由于香港的出家众比较的少,所以要请法师来领导亦不容易,但我们这里特别安排法师来带领大家,这可以说是我们西方寺的特色。香港的寺庙很多,大、小寺庙将近有四百七十多间,但出家的男众法师不超过两百众,所以香港法师修行亦是非常的不容易,必须以弘法利生,广度有缘、度居士为主要工作,这是现在僧团的一个现状。既然这样,我们大家有这个因缘来到寺庙,来参加八关斋戒、精进念佛,我们就要珍惜、把握这个机会。因为这个娑婆世界非常非常的难修行,我们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就等于西方极乐世界一百年;而在这里修行十天,就等于他方诸佛世界一千年;试想一想,在我们西方寺修行一昼夜,即等于西方极乐世界修行一百年的时间,你说这个功德利益有多大?

因为西方世界与他方世界中,都没有作恶的因缘,所以世界中的人民不需要受八关斋戒,那里不要说是恶的因缘,就连恶迣这个的名词也没有,那里头都是念佛、念法、念僧之声,而且周围都是七宝池、八功德水、风树禽呜;他方世界也是如此,我们娑婆世界就不同了,周围都是恶缘、恶的环境;佛弟子虽然很想修十善,可以一不小心,可能就变成了十恶;所以在娑婆世界里面的修行,实在非常、非常的不容易。所以,今天大家实在要感谢三宝的恩、感谢法师领导的恩,也要感谢义工们服务、照顾的恩,当然还要感谢你们的家人,支持你们来受一天一夜的八关斋戒,但别少看这一天一夜,它的功德实在是非常的不可思议的,如果能受持清净,就是「近阿罗汉住」,跟阿罗汉的果位很接近了。我们都知道佛教有所谓「四果罗汉」;「罗汉」为梵语;「四果」即是初果须陀洹果,意译预流果;二果斯陀含果,意译一来果;三果阿那含果,意译不来果;四果阿罗汉果,意译无学果。修行至罗汉的境界,是绝不容易的;因此受持一日一夜的八关斋戒,即可获得「近阿罗汉住」,这实实在在是不是简单、不可思议的功德。

所以希望大家发心恒常受持,如果大家已经受了菩萨戒,为了方便,自己在家里头头也可以受;但是如果没有受过菩萨戒的,就一定要来寺院由法师为你们授戒,这样才如法如仪。所以希望大家好好珍惜这个因缘,现在天气不冷也不热,气温非常的好,舒服又自在,而且还有这么清净的道场,更有法师们梵音嘹亮的领导念诵佛号,大家真的非常的有福报,来受这一天一夜的八关斋戒;不过所谓「受戒容易守戒难」,要坚持遵守,一念不生,这是非常非常的困难的,所以我们要好好管住自己的念头,用什么来管?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佛号,二六时中念念恒持、念念不忘;时刻心中所记挂着的就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当然念佛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大声念、小声念、默念、金刚念等等,哪一种念都可以,只要能专心一意、净念相继,与「阿弥陀佛」的感应自然就会出现,自然就会生欢喜心;心生欢喜,自然就会勇猛精进,自然就能发长远心。愿与大众共勉之!阿弥陀佛!

太虚法师:众生法

  ──十三年八月在上海佛教居士林讲──

  一切法不外佛法、心法、众生法,故可以佛法、心法、众生法概括一切。惟佛法太高妙,心法亦太深细,今且说最显著之众生法。既曰众生法,吾人亦众生之一,是以说众生法、当前即是,不用悬想推测。吾人即一众生,故且就人言人,就人法以解此众生法。实则、众生法是普遍的,人类乃众生之一类。说法者人,听法者亦人,故今说众生法时,特就人以阐明之。众生二字、无人不知之,今且解释众生名辞。众生者何?生者、生物,或称自发活动力之物;非植物,非矿物。宇宙之间,生物甚繁:人也,畜也,蜎飞蠕动也,胎卵湿化也,不胜缕指。皆为有生灭之物,而又甚多甚多,是以谓之众生;此一义也。惟依佛典说,则不止此义,盖于无始以来生死观察之,所谓从无始以来,经历生生死死,不知凡几,是以曾经众多生死者,谓之众生。无论前生为天、人、畜生,凡在三界、六道、九有、以轮回者,皆是。故于时间上言之,亦即曾经众多生死者谓之众生;此第二义也。第三义者:众生者,不但一类,不但以前,即如一人或一畜,其当体本身,即一众生。何以故?众者、众多之法,生者、由众多之法和合而生;如吾人身体由四大众多之法和合而生,不但指肉体,且指心灵作用能知觉,能思想,所谓色、受、想、行、识五蕴之法和合而成。是故谓之众生,不但指人,且指宇宙间所有一切生性之灵;凡为四大、五蕴之法和合而生者,皆谓之众生也。依广义言之,草木亦属生物,依众多法和合而言,亦可谓之众生;惟佛典言有情众生,仅指有自发活动力者而言。普度者,即度此有情众生也。今就此名义以推究之:且就本人而言,人人有本人,本人即众生。言众生法究为何物?为何性质?其迁变云何?其体相作用云何?明晰之,解说之,即言明众生法也。慎勿闻众生法,即以为非佛法,非心法;须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能明众生法,即可成佛;欲明众生法,无劳他求,但从自身研究即可。诚能明众生法,则一切法无非佛法矣;诚能将众生实相明白,即可知佛之实相,亦即可知心之实相。众生之所迷,如人之迷于方向然:譬如有人行于旷野,方向不辨,前途茫茫,莫知所届!他人有识方向者,即知何处。其实、明方向人即明迷人之所迷者,迷方向人亦即迷明人之所明者;迷与明一转移间耳。是以能将众生法明到极处,即是成佛。人究为何耶?此最为切要者。人既众生之一,如能明白人生观,即可明白众生法。姑就人而言:人人当体即是一众生,所谓我是某人,即有我相。平日所称为我者,究竟何所指?不得不研究之。禅宗教人参念佛是谁?修净土者念佛,念佛是谁?饥渴等事又都是谁?自吾人之眼、耳、鼻、舌等一一观之,眼自为眼,耳自为耳,无一可言是我;除此之外,又无何物可指为我!又如心、肝、血、脉等各有作用,皆不可指以为我。化学家谓人身由十余原质而生,则亦无物可指为我。依佛法言,人身由四大合成,筋骨等是地大,坚固相也;血液等是水大,流质也;气息是风大;内热是火大。分析之,或地、或水、或火、或风,如此孰为我者!故知只有四大,并无此身,将指何为我?如一切是我,则山河大地应皆是我!既皆非我,即无是我;我既无有,究竟念佛是谁?一切动作是谁?于此、或有谓:此血肉体固属非我,惟能感觉苦乐者、始为我。但仔细观之,例如苦、乐、忧、喜之感觉领受者,若指为我,试问苦是我乎?乐是我乎?由此以观,苦、乐受中亦无我之可得也。若谓能思想者为我,则此分别之思想,并不常久,有时或有想,有时或无想,有时想此,有时想彼,果以何为我者?或谓能造业受报者为我,但造善造恶,将以造善为我乎?将以造恶为我乎?说一是我不可,说多是我亦不可。或谓为无分别心,则安能知其或为我,或非我?其意盖谓能分别之心是我也;但分别明了之知识岂常有者!如吾人睡眠之时,尚有分别乎?此时既无分别,安得谓之为我?况分别心者,今日以此为是,明日或以此为非,又安能以此为我乎?是故以上皆无我也。然则念佛是谁,竟不可得;饥渴是谁,竟不可得;亦惟有念佛则念佛,饥渴则饥渴耳。

  众生法就人而言,实无我可得,不过四大假合、五蕴幻现耳。四大、五蕴积聚以幻现此假象,因业力和合连续而成此数十年之人身,所谓我、人、众生、寿者相,不过虚幻假有,本无有实之一期幻像耳。从五蕴中之行蕴,将五蕴聚集相续和合而成寿命之相,诚如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盖众缘所生,生无自相,不过假立此名以为我耳。此四大、五蕴之集合,刹那刹那展转拒摄,生灭不定,如江中之流水,掬后之水已非前水,无有定体定相可得;是故四大、五蕴之中,皆无我可得。由此须知一切众生,如梦如幻,现在如此,以前以后亦复如此;无始无始,未来未来,亦莫不如此也!

  当相如幻,如幻本空,本空无实,一切众生当体实相,即如幻如化者,并非将一切众生灭却,始谓之空。盖因如幻如化谓之空,空即如幻如化,能达此、即是空观;即空而如幻如化,即是假观;空不离假,假不离空,即空即假,非空非假,即是中观。众生如是,一切法亦复如是,佛亦如是。是以能通达众生法,即通达一切法。是以禅宗教人参究明白本来面目,即明白清净本来真实之体相;能大体明白、即为祖师,能澈底明白、即为佛。故能悟众生法,即为佛矣。

  前云:众生者,无始以来曾经众多生死而来之谓。由此生一问题,即生从何来?死向何去?从此处研究,正有道理。如仅为父母所生而来,死与草木同腐,则人生之价值又安在?或云唯是自心;但自心果属何物?楞严经佛问阿难:心在何处?继言:非在内,非在外,非在中间。于此、须知经云十二因缘,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此十二因缘,为众生过去、现在、未来、生死束缚之轮。又此六道之身,从无明、爱、取而来;楞伽经云:‘无明以为父,贪爱以为母’。无明、爱、取者,即吾人于事理无明而生颠倒也;无明若灭,即得大涅槃。而大乘即得大智大悲,普度众生,虽自了生死,而常在生死海中度生不已。

  又、前云:众生者,谓多生物之类。于此又生一问题,生物之类孰为其性?则一切众生皆无定性,惟佛一成不变而有定性;盖佛永断分段、变易二种生死,而有一定之性。故一切众生毕竟皆须成佛;譬如百川争流,不流至海不息也。一切众生固皆以佛性为性,实则一切众生皆佛。能见一切众生,一切万法,有情无情皆无自性,唯以佛性为性,始可得其究竟;故人人须发成佛之心。

  现今念阿弥陀佛者甚多,须知能念者即是佛,阿弥陀即我等具足之佛性已显现而成者。我等即以此为标准而念念不忘,阿弥陀佛即念念摄受,他日生极乐国,即亲证本性圆满光明之阿弥陀佛。(孙志钧记) (见海刊五卷九期)

(责任编辑:admin)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