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放生善缘中心 > 城市分站 > 花枝鼠放生在野外能活吗 放生有什么具体的重要性呢
花枝鼠放生在野外能活吗 放生有什么具体的重要性呢
发表日期:2022-11-09 01:17| 来源 :本站原创 | 点击数:951次
本文摘要:感恩诸佛菩萨的慈悲加佑,感恩恩师传印大和尚的全力支持,感恩孙纪元教授与郭东清老师两位雕塑家无我无私的倾力创作,感谢参与小样中稿修改过程并提供诸多良好建议的明贤法师

人类最缺乏的是什么呢?甚至动物也有生存权的观念,不知道动物对生命的贪婪和对死亡的恐惧,但他们不会说话。

我们珍爱自己的生命,实际上动物也同样如此。这一点,很多修行人,不仅口头上会说,而且也完全懂得这个道理。有修行境界、具有慈悲心的人,看到一个人被枪毙,会觉得实在难以忍受,同样,当他们见动物被杀害时,照样会生起难忍的悲心。憨山大师云:"人既爱其寿,生物爱其命。放生合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放生顺佛令。"不仅佛教徒明白这个道理,即便是世间仁爱之士,也不赞成杀生吃肉的野蛮行为。如印度素食主义者甘地,在有关素食、反对暴力的演讲里,始终强调众生都有生存权,动物的生命和人类的生命一样珍贵。

有关放生护生之法,在佛经中记载颇多,最早是出自于《金光明经》:往昔佛为流水长者子时,见池水枯涸,成千上万条鱼被曝晒将死。于是他向国王借了二十头大象,用皮囊盛水,倾泻池中,救活了这些鱼。后又施予食物,持念宝髻佛的名号(另说宝胜佛、,诸鱼闻后,皆转生于忉利天。此外,《杂宝藏经》中也记载:一沙弥原本只有七天寿命,返家途中见池塘缺口,无数蚂蚁将被淹死,遂心生慈悲,用袈裟盛土堵住缺口,救了所有的蚂蚁。以此因缘,沙弥转夭为寿,得延命之果报。《药师经》云:"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遭众难。"故有些人遭受痛苦违缘时,若能行持放生之法,则可消灾解厄、遇难成祥。即便是一些病重不治的患者,若经常劝其放生,不知不觉也会出现很多奇迹。

所以,在一切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法中,观修空性的功德不可思议;而一切有为法中,放生的功德无与伦比,杀生的过患罄竹难书。我常引用龙勐菩萨《大智度论》的教证:"诸余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以前我看一本书中说是"放生第一",但后来查了《大智度论》原文,应该是"不杀第一"。"不杀"与"放生"在轻重上,还是有一点差别。《极乐愿文大疏》也说,光是不杀虽说有一定功德,但若能不但不杀,反而还力行放生,维护众生的生命,即生中自然而然会获得各种安乐。

我们作为佛教徒,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举行一些庆祝活动,如逢年过节、结婚生子、开业剪彩等,此时若能行持放生,则是最好不过的。很多居士常问:"我家今年某某人结婚,请师傅加持,您说到时最重要的事是什么?"我往往回答:"是放生。如果能放生,以此殊胜因缘,将来必定家庭和合、幸福美满;反之,倘若为了庆祝而杀害无量众生,餐桌上摆满了鲜活的生命,以此所造的弥天大罪,未来势必不会有好结果。"

在古代,杀生后,许多人也特别害怕因果,拼命地念经忏悔。而现在的城市里,人们吃吃喝喝的全都与众生的生命息息相关,特别可怕!因此,我们作为佛教徒,除了放生以外,饮食还要以素食为主。退一步说,即使实在不能吃素,至少也要做到不点活物,尽量过一种简单的生活。

前段时间,我看了爱因斯坦的一本书,名叫《我的信仰》,他在里面就说:"我相信,简单淳朴的生活,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我后来思维了一下,的确是这样,一个人生活越简单就越快乐,而越复杂就越要付出很多代价。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你吃一顿特别丰盛的大餐,不仅要付出许多金钱,更要牺牲许多众生的无辜生命,自己无数世也偿还不清。有些出家人和居士总抱怨:"我不愿意念金经咒。"其实你们想一想,你从小到大吃过多少众生?光是这一点,现在日日夜夜都值得忏悔,否则,你在临死的时候,这些众生怎么会不来索命讨债呢?

这个世间上,最宝贵的莫过于生命,若为自己一时的口腹之欲而杀生,则是最残忍的事情。莲池大师也说:"世间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惨者杀伤。"又云:"放生非独佛教,儒中君子无不奉行。"戒杀放生这一理念,不单单是佛教奉行,儒教为主的很多宗教也极力提倡。当然,我们以前也分析过,他们主要是维护人类的生命,范围并未扩展至一切众生。所以,大家要清楚佛教慈悲观的广大性和殊胜性,在此基础上,应对所有众生平等相待、平等维护,这样到了一定时候,哪怕看见一个小含生受到生命威胁,自己也会尽心尽力去帮助它、救护它。

《弘化》2011年第6期(总第70期)阿弥陀佛中稿像诞生记

48米阿弥陀佛接引铜像铸造得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10:1(即4.8米)中稿的塑造水平。而在佛教边缘化长达半个世纪的中国大陆,要塑造一尊既形似(符合三十二相的度量),又神似(表达佛的慈、悲、威)的佛像,挑战性甚大。这不仅考验着佛像塑造者心中的佛性,同时也在考验中国大陆众生的共业能否感召出一尊庄严如法的佛像。


余在建东林大佛之前,对佛像知识几近空白,原以为只要找好一个雕塑家,提要求,等验收就可以了。讵料事情远非这般简单。雕塑家的专业水平或有称许之处,然其大多信仰隔膜,因而对佛的内在精神无从把握,当然也就难以用雕塑语言加以表现。这大概是中国大陆多数佛像形似而神不肖的症结之所在。东林大佛的中稿塑造也同样面临这个瓶颈。鉴于此,余与大佛监理同仁即与雕塑家进行了深度的互动讨论,为其讲解佛法,并参与样稿修改全过程(大的修改有4次)。克实而言,东林大佛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回顾大佛中稿诞生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小样稿的确定。2003年11月与12月,两次征集佛像小样稿,经过专家评审,遴选出孙纪元教授的小样稿,作为修改的基础,经半年的修改,验收通过。


第二阶段,中稿的前期修改。2004年6月由4稿放大到中稿,在武汉重工公司车间作放大泥稿,因近年关,孙教授坚持改成石膏像,运回兰州继续修改。在此期间,余与明贤法师、陈伟居士多次前往兰州参与修改。其间2006年3月,对中稿作了一次根本性的修改,中稿初步显出大佛的风范气质。


第三阶段,中稿的后期修改。大佛铸造单位招标结束后,孙教授的中稿便于2007年8月由兰州运抵南昌桐青铸造厂。各界人士及信众纷纷前来观瞻,不免又有许多评议。在基本肯定之余,普遍认为佛像略显单薄,表情带苦相。有一激进观点甚至建议要推倒重来,等等。大家提出种种意见,说明大众对佛像的观注,代表着大众希望佛像尽善尽美的心声。于此,我们作了认真的回应,决定请参与过天坛大佛放样的郭东清老师在原有中稿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为确定好大佛的表情格调,筹委会于2007年“10·1”佛七期间,向前来参加佛七的海内外信众作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四众弟子大多倾向佛的欢喜相。由此,我们定下佛像格调——大气、慈悲、欢喜相。郭东清老师是力量型雕塑家,每天在石膏像上挥斧修改,或添或减。一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量,其敬业精神与强壮的体魄,令人赞许。后期修改过程中,有两次大的修改。一是2007年10月,样稿在气度与表情上,比2006年3月稿大大地前进了一步,大众也比较满意。以此为模本,铸了一尊4.8米的铜像,并且贴金,于2007年阿弥陀佛圣诞日开光,供奉在大佛指挥部的佛堂中。


中稿已铸成铜像,正等待放大,似乎可以休息了。余主持4.8米铜像开光法事,端详佛像,内心感觉佛像的神韵气度还不到位,便决定作最后一次修改。2008年3月春节后,余带上侍者德亮师住在厂里,前后两次,计二十余天,与郭东清老师讨论、研究,讲解阿弥陀佛的内在精神,大平等的普度、无条件的拯救、无等伦的威德、不可思议的摄受力。恢宏、大度、慈悲、威力,像大慈父,宁静中欢喜,方正中威德,金色巨手的垂接,两足宽大的稳重,让众生由衷生起大皈依、大靠山、大安乐之心。这二十几天与郭老师的互动修改,亦增进了余对阿弥陀佛的理解,内心似有某种东西被唤醒。在寒冷的车间,我们在下面念着佛号,祈祷阿弥陀佛加持脚手架上的郭老师,能将佛的神韵再现出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一尊令大众眼睛一亮的佛像出现了,这就是2008年6月样稿。至此,余感觉已尽全力了,佛像的效果最后完成得如何只有等到大佛安装完成,由大众来评议了。


事非经过不知难,走笔至此,余内心唯有惭愧与感恩。惭愧自己福德智慧浅薄致令大佛工程进展缓慢。感恩诸佛菩萨的慈悲加佑,感恩恩师传印大和尚的全力支持,感恩孙纪元教授与郭东清老师两位雕塑家无我无私的倾力创作,感谢参与小样中稿修改过程并提供诸多良好建议的明贤法师、镜义法师、陈伟居士、密可水居士、欧阳学明居士、李宏伟居士、陈镇波先生、段启来教授等。其中陈伟居士自始至终参与,对中稿的艺术把控贡献最大。借此短文,对参与大佛中稿创作与修改的诸同仁馨香祝福。最后,祈愿阿弥陀佛接引大铜像,经久住世,广度人天。


南无阿弥陀佛!

(责任编辑:admin)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