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放生善缘中心 > 城市分站 > 揭西县放生鲤鱼视频
揭西县放生鲤鱼视频
发表日期:2023-04-04 01:54| 来源 :本站原创 | 点击数:694次
本文摘要:所以佛陀往往对于一些形而上的问题沉默不答,因为这些问题与佛陀的教法无关,不能解决生死,更不能让我们获得涅槃,只能让我们陷入无意义的混乱之中,最终迷失方向。佛陀之法

  颈椎病是办公室一族的通病,对于办公室一族来说,颈椎病已经成了一种职业病,所以办公一族要做好颈椎病的预防,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颈椎病的五大信号。

  信号1:视力障碍

  专家介绍,有些颈椎病患者可出现视力下降、眼胀痛、怕光、流泪、瞳孔不等大甚至视野缩小等症状。这是由颈椎病导致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大脑枕叶视觉中枢缺血造成的。

  信号2:吞咽障碍

  专家表示,有些颈椎病患者可出现吞咽时喉咙内有梗阻感或食管内有异物感等症状。这是由于颈椎前缘的骨质直接压迫到了食管的后壁,或是由颈椎病引起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导致的食管痉挛(或过度松弛)造成的。此类患者还可伴有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干咳和胸闷等症状。

  信号3:血压不稳定

  有一些颈椎病患者常出现血压增高或降低的症状(以血压增高较为常见,故又叫颈性高血压)。这是由颈椎病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失常和交感神经功能紊乱造成的。

  信号4:颈心综合征

  专家指出,有些颈椎病患者可出现心前区疼痛、胸闷等症状及心电图上可有早搏、ST段改变等表现,临床上将这种情况叫做颈心综合征。颈心综合征的出现是颈椎发生病变后刺激和压迫颈背神经造成的。

  信号5:眩晕

  一些颈椎病患者常因突然扭头而感到眩晕甚至猝然倒地。但此类患者在倒地后能很快地清醒并站立起来,不伴有意识障碍,事后也没有明显的后遗症。这是由于颈椎的增生性改变压迫到了患者的椎动脉,使其出现了一过性的脑供血不足。此类患者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和出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办公一族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则需警惕颈椎病的侵袭,应及时就诊治疗,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佛陀的人生态度

佛教是一种理性的宗教、实践的宗教,佛陀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宗教家和哲学家,而是人生理想的实践者、体证者。


佛陀反对一切对于人生、宇宙真谛的错误阐述。作为一个有情来说,来生此世必然要面对生的烦恼和痛苦,既然选择了生,也就选择了死。在生死的交替中,人生显得如此无常和不自由。在这种无目的性的痛苦之中,人必然要思考现象背后的绝对的存在,得到终极的关怀,这是一切宗教家人生态度的起点。他们大都在神的世界里对人生境界进行彻底否定,用形而上的欲望去思索美妙的天堂,追求神的理想的境域。要肯定人生的意趣,就要依靠他力的救度来弥补人生自身的缺陷,但这一切在佛陀看来,都是荒渺的,极端错误的,因为他们的思想会使人们无法脱离神的存在而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佛陀生活需然十分舒适,但他仍为生老病死所触动。在每次触动中他深感人生的痛苦和不自在,要获得真正的快乐就要彻底摆脱生老病死的系缚,于是佛陀决定寻求人生最高的理想境界——涅槃。佛陀四处寻师访道,没有找到使自己感到满意的方法,那些方法或为心外求法,想得到大梵的慈悲;或为种种苦行,想通过自身的折磨来消除宿世的业障。佛陀学完外道之法后,深感外道之法与生死无关,不能得到解脱,于是佛陀通过自己的禅思而得到了答案,即证悟诸法的实相。


佛陀证悟以来,为使其他所有的人都能得到这种法乐,于是在弘法过程中,他自始至终都在阐述自己证悟的方法,佛陀说:“我已向你们指出解脱的方法,法——真理要自己来证悟”(《中部》第38经)。要获得清净之乐的涅槃,就要受持佛说的“四谛”,“八正道”,依靠自己的力量如法而修,在这里大梵,天帝等也不例外。必须开发我们本具的内德,让自己的清净心显示出来,这就是修行的途径。即使佛陀本人也只有依法,依自己才能解脱,如果离开自己的清净心,那么佛陀也无法得到解脱。佛陀曾经告诉弟子:“当自努力,如来唯说者,随禅定行者,解脱魔系缚”(《法句经》第276偈)。自心是万法之因,离开自己之心而要证得诸法实相,在佛陀看来是根本不可能的。佛陀之所以证道是因为他肯定了我们人的根本性所在,即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陀在菩提树下悟以来的第一句话就是:“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无师智,自然智,即得现前。”(《法华经》)。众生与佛只是迷与悟的区别,但是我们众生都认为佛在遥远的天国,而不明白众生心悟则当体即佛。


佛陀之法并非要人们否定人生而去另外追求一个实体的涅槃,佛法认为“烦恼毕竟不生,名为涅槃”(《顺正理论》)。涅槃是烦恼不生而当体即是,如是我们在人生之外寻求一个涅槃,那便是龟毛兔角,永不可得,真正的涅槃是对生死超越之后的重新回归,如果涅槃与生死断离割破,那么佛陀所说的人生最高的理想境界与外道的天国就没有什么区别。禅宗有一则公案,更明白、更彻底的表达了这一思想,“三十年前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乃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传灯录》)但今山已并非全然三十年前的山,涅槃虽为生死所显,但已不同生死。众生与佛都平等地处于万法缘起之中,相依相待,如果我们彻底否定自我、否定生死,那么佛与众生本具的佛性自然会显现出来。在此,我们不妨作个比较,一个瓶当它被打破时就变成破瓶,相虽异,体则一,破瓶是瓶之所显,离开瓶找一个破瓶如同第二月,空不可得,生死与涅槃亦同于此。


我们通过对自我生死的否定,来完成自我清净的涅槃,涅槃虽是对生死的超越,但同时又是对生死的回归与肯定。故经云:“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龙树菩萨则说得更为精辟:“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中论》第25品)所以后世称龙树菩萨为第二释迦,他使佛陀之法初次回归本怀。由此可知修学佛法的根本是认识自己。


我们处于一个主客对立的世界中,往往用理性把客观事物看成一个主客分割的实体,然后试图用自己的理性去感知客体,但又无法做到。因此人类自始至终都处于迷惘之中,就连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都说,“一切可感觉的事物始终处于流变之中,因此如果认识或思维要有对象,那么除了可感觉的事物之外,一定还存在某些别的长存实体”(《形而上学》)。如果硬要找一个永恒不变的东西,那就只有龟毛、兔角、第二月之类的东西,因为它们是不存在的。佛陀时代的96种外道,在认识万法时必然导致有神论或不可知论,他们大都对宇宙万法进行形而上的探讨和论辩,这也是一切宗教家和哲学家的共同之处。但在佛陀看来,我们自己才是万法的根本,心外更无一物,外道们最根本的错误在于,他们大都把心外幻有之物看成真实的存在,所以佛陀叫弟子们禅观自心,明白了自性心就会明白万法的真实相状。我们与万法同处于缘起之中,在此无尽的缘起之中认识了自己就认识了万法,如果连自己所拥有的自心都无法认识,何以能认识身外的万法呢?我们不能空无挂碍,如去如来,就是被身外的假相所迷惑,从而身不由己,一心想从刹那灭的万法之中认识万法,于是在修行过程中失去了方向。


佛陀反对形而上的问题,也不与外道就形而上的问题进行辩论。有一次佛陀告诉弟子们说:“诸比丘,我与世间争,是世间与我无争,正法倡导者,不与世间任何人争”(《相应部》第三卷)。对一些形而上的问题,佛陀只告诉我们,“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因此,佛陀人生态度的落脚点是生死问题。在《中阿含经·箭喻品》中,鬘童子对十四个问题(世间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世间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非有边非无边;如来涅槃后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身与命是一,是异)不能理解,他所问的这些问题本身就有问题,佛陀打了一个比方,说:一个人被涂满毒药的箭射中时,最紧要的问题是把箭拔出来,而不是去研究箭本身,因为在他还未弄清楚是什么箭、是哪个种姓的人从什么地方射来时,他已经死亡了。所以佛陀往往对于一些形而上的问题沉默不答,因为这些问题与佛陀的教法无关,不能解决生死,更不能让我们获得涅槃,只能让我们陷入无意义的混乱之中,最终迷失方向。


佛陀已经看到弟子们把他看作和外道一样的教主和神,对他全心崇拜,佛陀之法亦被看成是神谕一样,不可更改,于是他让弟子们对他的话择而行之,随方随俗。佛陀告诉诸比丘,“只相信我,对我有感情的人,肯定会生活得愉快,(但不能证得究竟解脱——阿罗汉果);为法而努力之人,专心于道,肯定会成就菩提,证得阿罗汉果”(《中部》第22经)。无限的、不加理性的崇拜,同愚昧并无二致,因为崇拜和愚昧都失去了自我,最终都只能陷入妄想的泥沼而不能自拔。

(责任编辑:admin)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