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放生善缘中心 > 城市分站 > 耒阳市市代放生护生协会
耒阳市市代放生护生协会
发表日期:2023-02-09 02:38| 来源 :本站原创 | 点击数:414次
本文摘要:四、小结  以上对《大乘起信论》修行信心分中专念往生一段的往生思想作了一些具体的分析,现小结如下:  一、真谛译本中的“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

净土宗文集:《大乘起信论》的往生思想(姚长寿)

  一、问题的所在

  《大乘起信论》是一部对中国佛教有着重大影响的论著。这部论著以真如缘起说为其理论基础,阐述了“一心”与世界万物的关系。在对一心、二门、三大作了详细的阐述之后,又指出了生起信仰大乘佛法的方法,即所谓四信五行,从而要求人们修习大乘之行,最终达到成佛的境界。该论在修行信心分中有如下一段:

  复次,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于此娑婆世界,自谓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惧谓信心难可成就,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于佛,永离恶道。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

  这一段的意思是说,众生初学此论所说大乘佛法,会产生怯弱之心,认为住于此娑婆世界,怕自己不能经常遇到诸佛,亲自奉承供养,害怕信心难以成就,于是产生退却念头。但是如来有一种殊胜的方法,能摄护其信心。这就是专心一意念佛,便可随愿往生他方净土,经常见到佛,永远离开恶道。为了说明这一念佛往生法门的行之有效,底下应用了一段经说(修多罗)。这段经说应该是《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的取意,说如果有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以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于那个极乐世界,就能往生该处。因为在那个世界里可以经常见佛,所以信心无有退失。这段经说至此意思都很明确,问题是下面的一句,“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应该作何理解?一般似乎是作这样的理解:如果能够观想阿弥陀佛的真如法身,常常勤加修习,最终必定往生净土,住于正定位。如果这样理解的话,那么这就是一种与上述念佛往生法门不同的另外一种修行方法,即观想法身进入三昧。能够进行这一方法的也决非是上述那些怯弱众生,而应是那些利根上机之人。修行信心分的这一段本来是为怯弱众生而设的,为什么又要在这里提出对怯弱众生来说很难做到的真如三昧呢?这里应有值得探讨之处。高崎直道博士即曾对此有所疑问,可惜没有对此作深入探究。

  我们知道《大乘起信论》现存有两个译本,一为梁真谛(499—569)所译,通称“旧译”;一为唐实叉难陀(652—710)所译,通称“新译”。而上述这一段,新译却是这样翻译的:

  复次,初学菩萨住此娑婆世界,或值寒热风雨不时饥谨等苦,或见不善可畏众生,三毒所缠,邪见颠倒,弃背善道,习行恶法。菩萨在中心生怯弱,恐不可值遇诸佛菩萨,恐不能成就清净信心,生疑欲退者,应作是念。十方所有诸佛菩萨,皆得大神通,无有障碍,能以种种善巧方便,救拔一切险厄众生。作是念已,发大誓愿,一心专念佛及菩萨。以生如是决定心故,于此命终必得往生余佛刹中,见佛菩萨,信心成就,永离恶道。如经中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以诸善根,回向愿生,决定得生,常见彼佛,信心增长,永不退转。于彼闻法,观佛法身,渐次修行,得入正位。

  我们注意到新译的最后一句,即“于彼闻法,观佛法身,渐次修行,得入正位”,其中的“彼”,根据上下文的含义,应该是指西方极乐世界。那么新译的意思是说,怯弱众生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即可往生极乐世界,因为在那里可以经常见佛,信仰大乘佛法之心永不退转。在那极乐世界(于彼)倾听佛的教诲,观想佛的法身,渐次修行,即可入正定之位。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一段的含义就成此土念佛,彼土修行了。

  《大乘起信论》是一部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很大争议的论著。关于本论的真伪,比如本论究竟是真谛所译,还是中国人的著述,实叉难陀究竟是否重译过本论,学术界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这里暂不讨论这些问题。从文献的角度来看,上述一段的内容,新旧两译确实有着两种不同的说法,此土观佛修行,还是彼土观佛修行,这在中国净土教历史上曾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拟就此作如下探讨。

  二、关于往生思想

  藤田宏达博士在《原始净土思想之研究》一书中,对往生思想及其源流有非常精辟的论述。《大阿弥陀经》说:

  其欲求作菩萨道生阿弥陀佛国者,其人然后皆当得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者,皆当有三十二相,紫磨金色,八十种好,皆当作佛。

  往生的意思也就是成佛,因为极乐世界是大乘菩萨自利利他的誓愿而成的世界,是佛的觉悟的世界。但是极乐净土的往生,并不意味着就是立即成佛。往生者有着各自相应的证果,其证果的内容,在原始佛教或部派佛教为声闻四果,在大乘佛教即为阿惟越致(不退转)。

  声闻四果,第一果予流,轮回生死,极七返生,即于人界与天界七度往来,在此期间不断修行,最终得阿罗汉果;第二果一来,即于人界与天界一度往来之后而得证果;第三果不还,即不再还回人间而在天界入灭;第四果阿罗汉,诸漏已尽,解脱生死,不受后有。从这四果的情况来看,能够在现世证果者,只有第四果阿罗汉,其余三果尽管时间长短有所不同,从生于天界完成修行这一点来说,却是相同的。

  往生思想与见佛思想有着很大的关系。所谓见佛,就是希望能够在佛的身边修行而得以觉悟。这一点对佛灭后的佛教徒来说,那是一种最为迫切的愿望。部派佛教认为现在佛就是释尊一佛,而且包含在过去七佛之中,所以现实是无佛时代,当然也就谈不上见佛。到了大乘佛教,由于现在他方世界多佛思想的出现,便形成了见佛思想。比如《般舟三昧经》就说到可以通过三昧见佛,而且在诸佛之中特别提到了见阿弥陀佛。庐山慧远的阿弥陀佛信仰,依据的就是《般舟三昧经》。依靠三昧来见佛,这是大乘佛教的一股潮流。

  然而在《无量寿经》等净土教经典里却有着一种与三昧见佛不同的见佛方式,那就是通过往生见佛。这些经典说到三辈往生,上辈者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而中辈和下辈因对阿弥陀佛国存有怀疑,而生于边地的七宝城中,五百年不得见阿弥陀佛,亦不得闻此经。从这些情况来看,所谓往生极乐净土,就是见阿弥陀佛,以期在阿弥陀佛的身边完成修行而达于成佛。

  三、《往生论注》与《大乘起信论》

  上述《大乘起信论》修行信心分中一段的劝归净土思想,与龙树(约150—250)《十住毗婆沙论》第九《易行品》有关系。《易行品》说:

  汝言阿惟越致地是法甚难,久乃可得。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越惟致地者,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干之说。汝若必欲闻此方便,今当说之。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这是说菩萨要想在现生得阿惟越致(不退位),方法有很多,概括起来有两种,一种是修习困难之行的难行道,一种即是称念佛名的易行道。这一难一易二道的教说对以后的净土教家以很大的影响,使之成了一种净土往生之行。昙鸾(476—542)的《往生论注》就是如此。《往生论注》以五浊无佛的时代意识为立论的基础,认为在这个时代之中,自力修行是难行,他力称名是易行。龙树在《易行品》中说难行易行,指的是大乘菩萨道,昙鸾则把在现世之中求不退位进而觉悟的菩萨道统统称之为难行道,而把往生净土进入不退称之为易行道,与龙树的本意有所不同。

  《往生论注》是世亲(约400—480)《往生论》的注释。《往生论》主张通过五念门,即礼拜门、赞叹门、作愿门、观察门、回向门来生安乐净土,见阿弥陀佛。现存《往生论》只有菩提流支一种译本,近来佛教大学综合研究所“净土教の综合的研究”研究班,对《往生论》作了各种版本的校对,为《往生论》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但是因无梵文对校,《往生论》中的有些句子受到汉语译文的制约,自古至今就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有这么一句:

  入第三门者,以一心专念,作愿生彼,修奢摩他寂静三昧行故,得入莲华藏世界,是名入第三门。

  这一句与上述《大乘起信论》中“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一样,奢摩他(止)寂静三昧的修行,可以理解为在此土,也可理解为在彼土。如果把“以一心专念,作愿生彼,修奢摩他寂静三昧行故”一气连下来读的话,那么修行的时点就在彼土。如果在“作愿生彼”作一停顿,那么这一句的意思就成了在此土一心专念,作愿生彼,(同时)修奢摩他寂静三昧,修行的时点就在此土。从《往生论》的原义来说,应该采用后一种读法,日本的学者大都也是这么理解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符合世亲思想的本义。但是从汉语语法的角度来说,应该采用前一种读法,昙鸾就是这么读的。《往生论注》对这一句的注释是:“为修寂静止故,一心愿生彼国”,意思很明显,奢摩他的修行是在彼土。

  类似于这样的情况《往生论》中还有一些,比如“心常作愿,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也可以有两种读法,昙鸾采用了彼土修行的读法。今天我不想在这里具体探讨这个问题,只是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想说明一点,那就是昙鸾的《往生论注》中有着浓厚的彼土修行的思想,这一思想虽然没有被后来的道绰、善导等继承,但却对《大乘起信论》产生了影响,并通过《大乘起信论》也影响了后来的唯心一系的净土教家。

  望月信亨博士认为,如果《大乘起信论》是出于地论师之手的话,那么上述《大乘起信论》一段的往生净土之说,很有可能是受了昙鸾净土不退思想的影响。他是从《往生论注》与《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的关系、菩提流支与地论学派的关系等来论述的。从彼土修行的方面来说,我认为《大乘起信论》很可能也是受了昙鸾《往生论注》的影响。

  《大乘起信论》的这一专念往生说,以论书的权威对后来的净土教,特别是唯心系的净土教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一专念往生的胜方便,为一切众生进入净土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比如,永明延寿在(904—975)《万善同归集》第二十八问答之中,在回答“唯心净土,周遍十方,何得托质莲台寄形安养”一问时,即答以“须生佛国以仗胜缘,忍力易成,速行菩萨道”,并引用了《大乘起信论》的这一段以作经证。主张“本性弥陀,唯心净土”的天台宗学者四明知礼(960—1028),也在《四明尊者教行录》中,提出“托彼胜境修观”,也引用了《大乘起信论》的这一段以作经证,“求生彼土,而令观于彼佛真如法身”。

  四、小结

  以上对《大乘起信论》修行信心分中专念往生一段的往生思想作了一些具体的分析,现小结如下:

  一、真谛译本中的“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一句,通过与新译的比较、昙鸾《往生论注》的比较、唯心净土教家的引用等考察,应作彼土修行来理解。

  二、昙鸾接受了龙树《易行品》的影响,把往生净土进入不退称之为易行,虽然不同于龙树的本意,但是正是这一不同使他能在五浊无佛时代意识下,在解释世亲《往生论》的时候,表现了浓厚的彼土修行的思想。这一思想很可能影响了《大乘起信论》。

  三、《大乘起信论》在昙鸾的影响下,其往生思想的含义,不仅是指怯弱众生的往生,而且也是利根上机之人的往生。这就是《大乘起信论》为唯心净土教家普遍重视的原因。

海涛法师:佛经故事选集·佛本生故事之阿群王的前世今生

过去,菩萨有一次转世为国王,名叫普明。

普明王是个施行仁政的国王,他的国家百姓众多,国土辽阔,举国皆沐浴在他英明仁慈的恩泽中。人民经常称赞普明王是有着菩萨之身、菩萨之心的君王。

在普明国王的邻国,有个叫阿群的国王,却是个令臣民闻之胆寒的恶王。他曾经绑架了九十九个邻国的国君,后来因为受到第一百个国王普明王借机为他讲述佛法,令阿群王心生忏悔,因此将这一百个国君安然送回他们的国家。

阿群王后来转世投胎,成为一个太子。娶了王妃之后,迟迟没有生下儿女,老国王非常着急,便挑选国境内的许多美女给太子纳为妾,希望可以早点生出小王子。

谁知那太子日夜流连后宫,早把王妃拋到九霄云外,日日不理朝政,终于连老国王也容忍不了。老国王怒道:

「你个淫孽!儿子不见你有半个,只会整日在后宫穿梭,不务正事!」

盛怒之下的老国王为了处罚太子,便将太子关在十字街头中的一个铁笼内,让所有市民从面前路过时,当面痛斥侮辱他。

「该死的东西,晦气!呸!」

「不要脸的玩意又不老实了吧?」

在街上每过一人必定对太子骂个几句,等到九十九个人过去,太子因为情绪过于纷乱,引起气血攻心,气绝身亡。于是太子的魂魄又转世投胎。

这次,太子转世的时代正值佛陀在舍卫国说法的时期。

在这一世的恶王阿群转世成为一个从小丧父,与寡母相依为命的孩子。由于境遇堪怜,阿群也就更加知人懂事。长大后跟随一名婆罗门教师学习,行为举止,恭敬有礼。他的老师对阿群相当信任,每每外出时将全家悉数托付给阿群代为照料。

但是俗语所说:「人在屋中坐,祸自天上来。」

由于阿群的老师经常不在家,他日夜不停地为老师看护家小,亲自办理大小所有的杂务,却因此招来了师母的爱慕。

「阿群,我早就喜欢你了,你怎么不搭理我呀。」师母乘丈夫不在家便一把拉住阿群不放。

「师母,我修身炼道,世间长者男的如同我的父亲,女的如同我的母亲,更何况你是师母。就是大火烧身我也不能做出有违礼教之事!」阿群说罢就冲出了门,不敢再待在屋里。

谁知,师母被阿群拒绝后,恼羞成怒,等老师回来她便对老师哭诉:

「您那个弟子阿群简直禽兽不如,他对我非礼!您不是说他这样好那样好吗?这下您叫我怎么有脸活下去?」

老师一时误信了妇人的话,生气地设了一个陷阱想惩罚阿群。

「你想成仙吗?」老师问阿群。

「是的,我想成仙。」阿群很直爽地回答着。

「那么从现在起你就去杀人取指,等杀取一百个人的手指后,就让你成仙。」

阿群于是拿起利剑出门杀人去了。他很快就在路上杀了九十九人,得到了九十九人的手指,此举震惊全国,大家皆门户紧闭,路上半个人也没有。

阿群的母亲知道众人所害怕的杀人魔就是自己的孩子,便走到街上想规劝阿群。远远的,她的母亲就看到阿群在街上四处搜寻。

此时,阿群正因为还缺一个人的手指而发愁呢?一见母亲来,他兴奋地想:

「母亲活得很苦,不如送她上天享福去算了。」

这时,佛陀知道了,心想:「因为邪教惑众,以致天下人遭此祸乱。」于是,佛陀变成一个修行的比丘走在阿群前面。

阿群一看到比丘,大声说:「哈!哈!这是你自己送上门,不拿白不拿。」

原本杀母的念头转而想杀比丘,于是紧追不舍,但是好不容易追上了,正举起剑要砍,却又马上落后了一大截。阿群追得上气不接下气,不由又气又喘地叫道:「比丘!比丘!你停停啊!」

「我停下来了,你却不肯停止。」那比丘说。

阿群顿时感到当头棒喝,再看看手上握着的剑,心中猛一惊醒:「啊!我竟在做恶!」

阿群立即扔了血淋淋的利剑,五体投地对着比丘忏悔。接着他便追随比丘回到精舍,剃度出家了。

那渡化阿群的比丘,就是佛陀的化身。在世尊的开导之下,聪慧过人的阿群,很快便有了修行的体悟。

这时,国王听到阿群祸害百姓,已杀了九十九人,便亲自率领大军前来征剿。听说世尊已超度阿群为比丘了,十分惊讶。于是他到精舍对佛陀说:

「世尊,我来看看那个阿群到底如何,明日愿设素斋款待阿群。」国王虽然对着佛陀说话,眼睛却望着出家的阿群。

「只能在厕所里,如果在殿里就不行。」阿群回答。

虽然阿群曾铸下大错,但他现在是一位比丘,为表示尊重,国王答应阿群的请求后,便命令下人改造厕所。虽然国王的厕所,富丽堂皇,但毕竟是国王排泄之处,不如一般大宫殿体面。国王只好将厕所的里外上下,从柱子到四壁,从茅坑到地上全都进行一番彻底的改装才罢休。顿时,厕所超过了宫殿的气派,充满了旃檀等种种香味。

阿群比丘依约前来。国王手捧香炉迎接他到原厕所处就座。用完国王称之为「便宴」的斋食美味,他慢悠悠地说道:

「国王,有劳您动此大礼。请问厕所前些日子的情形如何?」

「贤者,前日厕所脏臭不堪!」国王回道。

「国王,前日里你我可以在这里用膳吗?」

「当然不可!不过现在可以了。」

「为什么前日不可而今日可以?」阿群比丘又问道。

「因为我把它彻底改造了。」

「对的!」阿群比丘会心一笑说:

「我在未见到佛陀之前,就像日前的厕所,污秽不堪。因宿命有缘生于佛世,现在忏悔重生,不就如同今日的厕所除臭怀香了吗?一个无恶不做的坏蛋只要悔改前非,一样可以内外光洁,像明珠般地闪耀光泽。」

「想不到之前杀人如麻的恶魔阿群,现在却如此焕然一新啊!」国王听闻阿群比丘的一席话,心生欢喜,当下也归顺了佛教。

阿群比丘深知自己所造下的罪业难以磨灭,从此更是日益精进修行。

当时的普明王,就是现在的释迦牟尼佛。世尊曾授与阿群王的四句偈语,救了一百个国王,直至阿群转世为杀人魔,世尊又再次示现为比丘度他出家修行,更化解他犯下杀母的重罪。

阿群所杀的那九十九人,乃是他当太子时,被那九十九个人指面辱骂而丧失了性命,转世阿群便要他们还债,不仅杀身还有剁下他们的手指。但是阿群见到比丘后便放下屠刀,悔过自新,尤其是见沙门而弃母亲,就是一种慈心的萌发所致。所以阿群最后才能有见佛而改过,继而出家修行的因缘。

(责任编辑:admin)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