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放生善缘中心 > 城市分站 > 惠山区初一放生登记 放生现象:现代世俗生活中的异化生存
惠山区初一放生登记 放生现象:现代世俗生活中的异化生存
发表日期:2022-11-14 15:12| 来源 :本站原创 | 点击数:474次
本文摘要:为了悲心与持戒,不忍杀生,将实验用之老鼠放生,决然放弃到手的学位。并且演变为一种社会流俗的放生行为在做法上也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大型化、商业化、专业化的筹组企划,而非佛

“放生”典出于大乘佛经,盛行于中国内地,惠山区亦然,也流传于日本和邻近的韩国与越南等地。放生现象是基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轮回生死的因果观念。所谓“吃它半斤,还它八两”;如果能够既戒杀又放生,当然功德倍增,此等感应灵验的事例史不绝书。放生的依据主要出自于两部经书,一部是《梵网菩萨戒经》,另一部是《金光明经.流水长者子品》;前者是放生的理论根据,后者是开设放生池的依据。其它大乘经如《六度集经》卷三,有赎虌的放生记载,而另外玄奘三藏《大唐西域记》卷九,也讲到惠山区的故事(圣严法师,1988)。简言之,放生是从戒杀而衍生的,也可以说,戒杀的进一步必定是放生。戒杀仅是止恶,是消极的善行,放生救生才是积极的善行;如果仅仅止恶而不行善,不是大乘佛法的精神。因此在中国,从北齐萧梁以来,便提倡断肉食、不杀生;且放生的风气也从此渐渐展开,从朝廷以至民间,由僧众而至俗人,都以素食为尚。而历代政府为了表示推行仁政,年有数日也定期禁屠;而从中央以至地方,或者为了祈雨禳灾,也都有放生禁屠之举。而放生现象整个深入基层民间的生活并和社会产生密不可分的连带关系则是在明末清初的时期才得以开展起来,当然这是与一些知名的佛教人物的大力宣传和推广分不开的;如明末莲池大师云栖祩宏就是历代高僧之中提倡放生最积极的一位,分别创作了《放生仪》及《戒杀放生文》使得大众在放生时对所用仪式有所依准。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放生行为作为一种流俗的社会风尚开始呈现商业化的倾向,其“为故而捉、放生即送死”、“放生先以伤生,戒杀还滋误杀”等矛盾当时即备受诟病。

改革年代以来随着政府宗教政策日益宽松以及大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类宗教活动在宗教场所和民间不断复苏,近年来则有更加活跃之势。在此背景下,放生行为这一传统宗教活动也日益恢复和增长,并重新成为当下流行的一种社会风俗。并且演变为一种社会流俗的放生行为在做法上也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大型化、商业化、专业化的筹组企划,而非佛教惠山区先所指的随缘性的放生,这种建立于单一放生目标(即是所谓的积“功德”)上的行为也连带的促成了因大量放生而起的动物与物种需求;并进而引发了许多的商机存在,导致放生行为偏差为一种商业化行为(陈玉峰,1995)。最终的结果就是庙方、信徒、猎人三者形成一个企业化的组织架构,将动物商品化,并将放生行为操作化成一种标准化的程序,商业化的放生行为也成为放生文化在当下世俗生活中的一种异化生存状态。此类放生行为的重要特征在于非常注重放生行为的形式以及由此所积“功德”的质与量,而较忽视佛教放生教义不限时间、地点、场合,随时遇到随时起悲悯心而行放生,以“平等行慈故,普及一切”、“不起差别心”的忘相放生。具体说来则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对放生的物种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乌龟成为放生者比较嗜好的选择,在放生者看来“龟乃四灵之一,放生乌龟的功效远大于放生鸟类”。因此,放生转变为目的论,是为求消业障、积功德,放生者大多相信放生的功德可以生命的条数计算,放得愈多,功德愈大;但却对放生行为所造的生物的死亡以及生态的失衡完全置之度外。二,放生者动机更多的倾向于消除业障碍,出现类似中古欧洲教廷之“赎罪券”倾向。因而放生信徒中有很多商人、建筑商、医生等,其放生行为往往基于某种良心不安或赎罪心态而事之。三,只在乎放生行为的抽象意义,而忽略生物实际生命之残害等系列问题。对放生过程中的捉、放、折损等问题,则以“动物之生死为其因果机缘,为我所不能控制”为理由自圆其说。

放生?放慈悲心生,放自己重生?超越血癌的博士中国佛教放生网_放生仪规放生感应放生功德放生心得放生愈病-云端佛学

‘他若死时汝救他,汝若死时天救你。

延生愈病别无方,戒杀放生而已矣。’

上圆下因老法师开示:‘杀有杀之恶果,放有放之善缘。末法娑婆,世道人心,日趋浇漓,为满足口腹之需,无时不杀,无处不杀,推行放生,尤为困难!’此文之主角,就是一活生生的例子。为了悲心与持戒,不忍杀生,将实验用之老鼠放生,决然放弃到手的学位。末了,当其患了血癌,才有奇遇,高人医治,重生的善果。

这篇文章,取材自上道下证法师讲述编辑?毛毛虫变蝴蝶之五。法师慈悲,应允吾等将其重新浓缩编排,就放生部分,节录在此。

以下就是法师讲述内容:

我有一位同学,现任美国大学教授,也是国际上颇知名的食品科学家。就读国中时,生了场大病,父母带他遍访名医,受了很多磨难。他生性慈悲,很能体谅别人,大学时学佛受戒,且诚心受持。

修硕士学位时,多年作实验,长期熬夜,饮食生活失常,积劳成疾,体力透支。渐渐的,出现了一些症状,此时,血癌的发展已有一段时间。在他快拿到硕士学位前,最后必须做一个实验,需要杀好多老鼠,始能完成。天性的慈悲和持戒的精神,坚持不愿杀生,毅然放弃到手的学位。家人、朋友均不解责备,但他也不愿多作抗辩,内心的智慧慈悲,超越了世间的功名利禄。于是,重换题目,做个不必要杀生的实验,辛苦许久,才拿到硕士学位。

在美国检查治疗,白血球只有正常人的1/4到1/3,红血球不到一半,血小板低的程度,已经是会出血,但他从不出血。经历了种种检查的痛苦,他不愿在医院作治疗,坚持吃素、念佛,照常生活,继续攻读博士。当他担心血球太少时,我告诉他:‘不要紧,你的血球虽然少,假如你好好念佛,静下心来,每个血球都是武林高手,一个可抵十个用,就好像将军一个胜过一百个小兵!你的心不必跟着检验报告上上下下,只要照常快乐生活就好!’他听了,朗然笑笑。

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得到了博士学位,每天无论多忙,早晚二课,从不间断。佛力的加被,持戒不杀生的功德力,念佛的诚心,使他能正常的生活。冥冥中,有不可思议的感应啊!

庄严寺显公上人(上显下明老法师),慈悲心肠,眼力过人,一看便知我这位同学有病。竟私下拜访一位精研医术,精通易经的居士,义务为他看病。用一些水果蔬菜配合治疗。别人患上这种病,大多治疗到掉发、嘴破,常需输血,天天得住院隔离,他却天天吃好吃水果蔬菜,还能照常运动打球,欢喜念佛。

现在他还能到世界各地发表学术演讲,脸色红润。血液科医师,都叹为奇特。而他体会佛法的妙用和力量,更加专心学佛。在他得病以后,发了一个愿,愿安慰一切血癌患者都能免除怖畏,鼓起信心。我相信这个愿一定能圆满,因为佛菩萨从不辜负一个虔诚的人。

慈悲的人有特殊福报。所谓放生?就是放我们的慈悲心生。他宁可舍弃大家追求的学位,把老鼠放生。在他自己患了重病,未来会死的情况下,有人出现救了他,让他恢复健康,获得重生。

当人生命终了的那一刻,即使再多的钱财,再高的学位,也无法买得一分钟的生命。生命是这样的可贵,平常用很少的钱财,就能免除动物被杀的恐怖,放他一条生路,为什么我们不肯做?当你忽然面临死亡,或者生命操纵在别人手中,就会了解那种渴望被放生的心情。

假如我这位同学,当初为了得到硕士学位,昧著慈悲心破戒把那些老鼠杀掉做实验,恐怕后来就不会有得救的殊胜因缘。想想,如果自己血癌的进展和一般病人一样,面对死亡,他的硕士、博士学位,又有什么用呢?

分享到:

(责任编辑:admin)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