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放生善缘中心 > 城市分站 > 温江区市放生地方有哪些
温江区市放生地方有哪些
发表日期:2023-04-06 04:10| 来源 :本站原创 | 点击数:606次
本文摘要:佛答此土往生菩萨,其中大行者七百二十亿菩萨。《无量寿起信论》曰:‘右明往生菩萨不可计数。见阿弥陀佛时,与上地诸菩萨毕竟身等法等。斯等菩萨,皆当往生。如《大论》中:

菩萨往生第四十二

  前之三辈与边地疑城,皆论凡夫往生。今品广明十方菩萨往生之数无量。弥显净土妙法,圣凡齐收,利钝悉被。普劝众生,求生极乐也。

弥勒菩萨白佛言:今此娑婆世界,及诸佛刹不退菩萨当生极乐国者,其数几何?佛告弥勒:于此世界,有七百二十亿菩萨,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植众德本,当生彼国。诸小行菩萨,修习功德,当往生者,不可称计。

  首弥勒大士叩问,此土他方不退菩萨(即阿鞞跋致)今当往生之数。佛答此土往生菩萨,其中大行者七百二十亿菩萨。小行者不计其数。‘小行’者,《无量寿经钞》云:‘小行等者,十信菩萨名为小行,对不退故。’盖谓不退菩萨名为大行菩萨,十信称为小行菩萨,以升沉不定也。

不但我刹诸菩萨等,往生彼国。他方佛土亦复如是。从远照佛刹,有十八俱胝那由他菩萨摩诃萨,生彼国土。东北方宝藏佛刹,有九十亿不退菩萨,当生彼国。从无量音佛刹、光明佛刹、龙天佛刹、胜力佛刹、师子佛刹、离尘佛刹、德首佛刹、仁王佛刹、华幢佛刹,不退菩萨当往生者,或数十百亿,或数百千亿,乃至万亿。

  以上明他方十一佛刹之名,及往生菩萨之数。此下复标第十二、第十三两佛刹。《会疏》曰:‘十三次序,为出世前后,为约方所,其义未明。’故今亦不必深究。经中举本土及他方十三刹,此十三刹仅为无量刹土中之略例。

其第十二佛名无上华。彼有无数诸菩萨众,皆不退转。智慧勇猛,已曾供养无量诸佛,具大精进,发趣一乘。于七日中,即能摄取百千亿劫,大士所修坚固之法。斯等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十三佛名日无畏,彼有七百九十亿大菩萨众,诸小菩萨及比丘等,不可称计,皆当往生。十方世界诸佛名号及菩萨众当往生者,但说其名,穷劫不尽。

  上文采自《魏译》。若参证《唐译》,则此处第一句‘其第十二佛’,应指第十二佛刹。(例如《魏译》‘其第二佛名曰宝藏’。《唐译》则为‘宝藏佛国’。)至于第十二佛土显往生菩萨之德,亦是例举。‘坚固之法’者,不退转法也。至于不退菩萨亦往生极乐,其义为何?如《大论》中:‘问曰:菩萨法应度众生,何以但至清净无量寿佛世界中。答曰:菩萨有二种:一者,有慈悲心多为众生。二者多集诸佛功德。乐多集诸佛功德者,至一乘清净无量寿世界。好多为众生者,至无佛法众处。’又《论注》云:‘未证净心菩萨者,初地已上七地已还诸菩萨也。此菩萨亦能现身,若百若千若万若亿,若百千万亿无佛国土施作佛事。要须作心入三昧乃能。非不作心。以作心故,名为未得净心。此菩萨愿生安乐净土,即见阿弥陀佛。见阿弥陀佛时,与上地诸菩萨毕竟身等法等。龙树菩萨、婆薮槃头菩萨,愿生彼者,当为此耳。’又云:‘菩萨于七地中,得大寂灭。上不见诸佛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欲舍佛道,证于实际。尔时若不得十方诸佛神力加劝,即便灭度,与二乘无异。菩萨若往生安乐,见阿弥陀佛,即无此难。’以上《大论》与《往生论注》,皆明不退菩萨愿往生极乐之因由也。

  《无量寿起信论》曰:‘右明往生菩萨不可计数。皆是如来愿力所持,光明所摄。所以智者大师临终,令门人唱无量寿佛,及观经题目。合掌赞曰:“四十八愿,庄严净土。华池宝树,易往无人。火车相现,一念改悔,尚得往生。况戒定薰修,圣行道力,实不唐捐。”言讫,称三宝名,奄然而逝’。唐法照上五台,入大圣竹林寺,见文殊、普贤二大菩萨,问修行之要。文殊曰:“诸修行门无如念佛。我于过去劫中,因念佛故,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禅定,乃至诸佛正遍知海,皆从念佛而生”。照云:“当云何念?”文殊曰:“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继念,令无间断。命终之时,决定往生。”二大菩萨因与授记曰:“汝以念佛不思议故,毕竟证无上觉。若善男女愿疾出离,应当念佛。”慧日泛舶渡海,达天竺。至健驮罗国。东北大山有观音像。日乃七日叩头。又断食毕命为期。至七日夜,忽见观音现紫金身,坐宝莲华。垂手摩顶曰:“汝欲传法,自利利他,唯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可见净土法门,胜过诸行。他如天亲大士《往生论》、马鸣大士《起信论》、智者大师《十疑论》,以及永明、天如、楚石、莲池诸大德,所有述作。莫不殷勤赞叹,导往西方。决无欺世误人之事。何况我等生当末季,法弱魔强。独力修行,岂无错路。若复徘徊不信,深恋尘劳。如蛾赴火,如鱼处涸。曾不几时,大苦随后。宜各猛省,莫更他求。

  (以上正宗分竟。)

  彭氏《起信论》释曰:‘正宗者,一、首明法藏广大誓愿,为令行者生担荷心。发起悲智,具普贤愿故。一、次明法藏广大功德,为令行者生真实心,广行方便,满普贤行故。一、次明极乐依正种种庄严。为今行者生决定心,至诚回向,入佛境界,不堕疑城故。一、次明往生正因,及世间果报,为令行者生精进心,一念念佛,成就三昧,决生彼国故。’准彭氏之说,要而言之,其首二则是劝愿,亦即发菩提心也。第三则是劝信。其末则劝行。止恶行善,而善中之王则持名也。信愿即是发菩提心,持名即一向专念。正是本经之宗。故云‘正宗分’。若约小本,即是信愿持名。两本繁简有差,而纲宗无异。灵峰大师论小本之正宗分曰:‘初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二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信愿持名,一经要旨。’两本合参,宗旨益明。

踏上心灵幽静第8章在觉察中演出全然觉察感受

  全然觉察感受

  解除重复模式的第二个原则是“敞开来,全然觉察感受”。内在生活的控制大多来自感受的层面,我们却往往不知道自已的感受。文化一直教导我们紧缩和压抑,认为男人不适合“流露情绪”,而女人也只被允许表现某些情绪。有一部卡通就刻画出我们的矛盾。一位女子询问算命师,她丈夫为什么就是不谈自己的感受?算命师看著水晶球说:“明年一月开始,美国男人就会开始谈自己的感受,不出几分钟,全国女性都会为此感到遗憾。”这就是我们面对的冲突。

  在我们还未学会如何说出自己的感受,甚至还觉察不到时,生活就会与之纠缠不清。对许多禅修者而言,恢复对感受的觉察,需要一段既漫长又艰难的过程,然而佛教心理学认为对感受的觉察正是觉醒的关键。佛陀在教导十二因缘的循环中,解释人类如何陷入其中,感受就是使我们受束缚和解脱的地方。快乐的感受生起时,我们就自动抓牢;不快乐的感受生起时,就想逃避,由此建立了纠结而痛苦的连锁反应,而使恐惧的主体持续存在。如果我们学会觉察“感受”而不带有贪求或厌恶,把它们视为穿过我们的天气变化,我们就能自由地感觉它们,如风一样前进。连续几天,将注意力特别集中在自己的各种感受上,会是非常有趣的禅修练习。我们可以为每个感受命名,看看我们害怕哪些感受,容易卷人哪些感受,哪些感受会制造故事,以及如何变成自由的人。“自由”不是没有感受,而是自由地感觉每一种感受,让它持续进行,不害怕生命的变动。我们可以把这种经验用在自身面临的困难模式上,了解哪种感受是各个经验的核心,然后向它全然敞开,这就是迈向自由的行动。

(责任编辑:admin)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