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放生善缘中心 > 城市分站 > 船山区放生最佳地点在哪里
船山区放生最佳地点在哪里
发表日期:2023-03-27 15:30| 来源 :本站原创 | 点击数:669次
本文摘要:如是谋生,都属于邪命  这里是从五种邪命的角度说的,菩萨如果这样去做邪命之事,不知惭愧,不思对治,有人劝说,还坚持不改  这样的菩萨,於菩萨戒,“是名有犯,有所违

[南昌]农业考古,1997年第4期

136-138页

女士们、先生们:

我们今天为您奉献的是五台山佛学茶艺队演示的“礼佛茶”茶艺,希望您能以平和、宁静的心情来领略。

佛茶作为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的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别具风采。佛茶茶艺作为一种物质、精神和文化现象,带有佛教文化的浓厚色彩。

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的五台山,佛学茶艺更具特色。五台山又名“清凉山”,佛教界视为文殊菩萨的道场。山中寺院林立、殿宇鳞次,松柏苍翠,清流潺潺,构成了五台山美妙神奇的独特风格。早在隋文帝时就诏令始建,隋唐时代已名播四方,中唐时期五台山图就传至日本。干百年来,无数佛教信徒登临朝拜,中外游客旅游观光。僧尼的佛事活动渗透于诸多方面。佛学茶艺在佛教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中应运而生。

佛门僧院,常常是佛乐声声,隐隐传出诵经声,香烟袅袅,不时飘来茶香味。在幽静、雅致、清寂、古朴的禅堂里,寺僧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佛文化与茶文化结合,形成了“茶禅一体”的“茶礼规范”。“焚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寺院僧尼用茶敬佛、敬师、献宾客,供自己与善友品饮,谈佛论经,修心养性,形成了庄严肃穆的“茶礼”,“礼佛茶”便是五台山佛学礼茶的其中之一。

“礼佛茶”是焚香拜佛,敬佛敬师的特殊礼仪,也是调茶献客,结缘行善的特殊茶艺。

礼佛茶在禅房中进行,在做好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分为十道程序,谓之功德圆满。

十道程序分别是:莲步入场、焚香顶礼、礼佛三拜、普施甘露、打坐禅定、抽衣净手、烫杯泡茶、敬茶献茶、收杯接碗、问讯退场。

一、莲步入场 在平和优雅的佛乐声中,住持师和大师兄、二师兄、两位沙弥尼身着佛装,穿海青,披慢衣,轻移莲步,步步生莲,鱼贯而入,进入禅房。为何叫莲步?莲也叫荷,古称其为花中君子,名列众花之首,其花未开时包着花蕾的叶片为青绿色,称为青莲,与清正廉明的清廉同音,含内心清廉之意,与中国茶德廉字居首心心相印。禅堂中的观音菩萨是佛国众菩萨的首席,也是端坐于莲花台上,可见莲字有其特别含意。众尼拐弯走的是直角,佛家认为无方不圆,也即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要修到功德圆满,需要行走有方,拜佛有礼,行走坐卧,皆是佛理。

二、焚香顶礼 第二道程序叫焚香顶礼,进入禅房按次序站于拜垫前,住持师到供桌前,右手抽香,左手三指在前,右手三指在后,持香在油灯上点燃,二指夹香,双手顶礼,心中默念:弟子恭敬供养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以香头点绕小圈,焚香行礼。小圈代表十方法界,十方是佛教中的空间,三世是佛教中的时间,佛、法、僧是佛教“三宝”,表达恭敬供养,皈依“三宝”虔诚之意。

三、礼佛三拜 焚香之后再拜佛,这是标准的佛教拜佛仪式。两足呈八字形站好,曲膝弯腰,右手按于拜垫中央代表佛,左手按于拜垫左上方代表法,右手从中央移至右上方与左手并齐,两拇指相接,掌心向上翻莲花掌,五体投地,头磕于拜垫上,心中想着为众生接福接寿,左手接福,右手接寿,收掌虚握,手心向下,心想将福寿施于众生。多福多寿,是人们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一种共同心理,古时的五福,是长命、富贵、健康、道德、平和的寿终。五福寿为首,礼佛三拜,为众生祈求的是福寿双全,福寿万代。这与中国茶德;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一脉相承,意蕴相通。

四、普施甘露 住持师到供桌前,合十行礼,取净杯上一柱香点燃,摆放于供桌。右手持净杯绕香三匝,左手仰竖慧力智三指,右手持杯放于左手三指上,取柳枝放于杯上,竖二指靠杯边,走到拜垫前,右手中指在杯中水面写佛字,在左手腕处写佛字,并用柳枝蘸水点洒。然后长跪拜垫上,再用柳枝蘸水向左、右、中点洒甘露。佛教教义含普施甘露,普渡众生。住持师绕四周向四方普洒甘露。古人云:佛是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悟的诸佛,而迷与悟,惑与觉只在吾人方寸之间,佛法是使人转迷成悟,离苦得乐的法门。而茶也古称甘露,先苦而后甘,其滋味在一于自我品尝,而难以明示,再加以品饮者的精神寄托,似乎就很容易进入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这也正符合佛教转迷成悟离苦得乐之说,可见佛茶一理,佛茶一味很有道理。

住持师回到拜垫前,展具铺于拜垫上,礼佛三拜。具即僧尼护身护衣之坐具,后取作礼拜之用具。

五、打坐禅定 礼佛三拜后,住持师、大师兄、二师兄便要打坐参禅入定。禅定是佛教的基本修持方法,禅是“静虑”之意,“定”是指心专注一境而不散乱,坐禅要做到半跏趺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且又“过午不食”。而茶叶性淡,醒脑提神,利于佛教修练“禅定”,即适应僧尼坐禅时消除疲劳,激励精神,阻止瞌睡,从而达到止息杂虑,安静沉思,“静心”、“自悟”,所以佛家把茶叶称为“神物”,历来倡导饮茶,这便也是佛茶的功效。

六、抽衣净手 在住持师、大师兄、二师兄禅定之时,沙弥尼即做泡茶的准备工作,也就是准备干活,就要脱去慢衣、海青,只留小衣,便于操作。而她们的脱衣动作也完全是按佛教习俗整齐而有序地折叠起来,放于拜垫上,心中默念:阿弥陀佛。显得多么虔诚、多么认真。然后净手,将手洗净,这不仅是讲卫生,而且也是讲礼貌。有的寺院内还专门设有“茶堂”,有专门煮茶的“茶头”和负责布施茶水的“施茶僧”,唐朝就有“百鸽飞时日欲斜,禅房寂历饮香茶”的记载。

七、烫杯泡茶 两沙弥尼摆放茶几。二师兄为主泡茶,两沙弥尼将茶具放在二师兄茶几上。然后生火烧水。泡茶之水与水质关系极大陆羽《茶经)云:“山溪泉水为上,江上之水为中,井中之水为下”,而五台山佛茶用的是佛地圣水——般若泉泉水。般若泉水具有清心保健的功效,是稀有的难得的珍贵矿泉水,是泡茶的水中佳品。学者曾有“茗啜般若智爽神怡”的美称。煮水用的是五台山千百年来传统的粘土火炉和无烟硬木木炭,所谓“活火煮活水”,并有“圣火煮圣水”之说。壶是用山西传统的泥砂壶,保留有泥土的自然本色,有良好的保味和保鲜作用。

二师兄温壶烫杯,注入茶海,静心分茶,以虔诚的心境,将茶三次分拨,置于壶内,同时心中默念阿弥陀佛。接着以“银河落天”的手法注水入壶。然后,以“菩萨点化”和“普渡众生”的妙法冲茶泡茶,使佛茶真正具有了“佛”的含意。

八、敬茶献茶 敬茶的顺序的是先敬佛、再敬师,然后献宾客。第一杯茶敬佛、敬法,第二杯、第三杯茶敬师、敬兄。佛教讲究功德圆满,主张清心寡欲,明心见性,品茶悟道。在苦涩而又甘醇的茶味里感受悠然怡神,百虑不生,心如圣水的境界。去体会清静幽雅、平心静气、沉凝养性、和平友好的意境,这种精神正是茶性与佛性融为一体的升华。在敬佛敬师后,沙弥尼恭恭敬敬地奉茶献给各位宾客。宾客接受献茶时,端坐平视,双手合十,行合十礼。而不用手去接茶。茶放在桌上要等主持师举杯向宾客示意举杯品饮时才端杯品尝。这时,心境要平和,慢慢细品,徐徐入口,才能品出其味,领略情趣。佛茶品茶讲究的是宁静清逸的情趣,不仅仅是感观上的享受,而且也是精神上的建树。

九、收杯接碗 在细心品茶过程中还可行谈佛论经、畅叙缘谊之事。在品茶之后,沙弥尼按顺序收杯。陆羽《茶经》中说,饮茶者,应是“精行俭德之人”,而佛教则规定“五戒”、“六度”,这种推崇精神的修养和生活的简朴,贯穿在茶文化和佛文化之中,对于中华民族勤劳、质朴的美德和精神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且也具有现实意义。

十、问讯退场 在我们欣赏、享受完礼佛茶的意境和甘苦之后,住持师和众沙弥尼要向佛问讯、向宾客问讯,以顺序退场。希望礼佛茶以独特的魅力与您结缘,给您带来好运,使您受到佛的保佑,给您留下回味无穷的吸引力。

谢谢各位、谢谢大家!

则慧法师:在家律讲课记录·2001年12月30日(则慧法师)

则慧法师:在家律讲课记录·2001年12月30日(则慧法师)

  阿弥陀佛!!各位晚上好!

  果菁: 法师您好:上周您给弟子们开示《瑜伽菩萨戒》的四十三轻戒中的4、不应供受衬戒;请您继续为弟子们开示授课!

  这周已经是第十八周了,由于时间的关系,下面的戒条只能简单的重点说明

  以下开始讲第五条,请戒文

  果菁: 5.不受重宝施戒。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持种种生色、可染、末尼、真珠、琉璃等宝,及持种种众多上妙财利供具,殷勤奉施,由嫌恨心,或恚恼心,违拒不受,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舍有情故。若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违拒不受,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或心狂乱;或观受已心生染着;或观后时彼定追悔;或复知彼于施迷乱;或知施主随舍随受,由是因缘定当贫匮;或知此物是僧伽物、?堵波物;或知此物劫盗他得;或知此物由是因缘多生过患,或杀、或缚、或罚、或黜、或嫌、或责,违拒不受,皆无违犯。信士布施供具珍宝,殷勤启请劝哀纳受,而菩萨以嗔恚怨恨之心而不领受者,是染违犯。若由怠惰无记而不受者,非染违犯。或知受已心生染着,妨碍精进;或知彼人心生迷惑,施后疑悔;或因受施彼即贫困;或知彼是不与取物;是三宝物;由是因缘,或招打骂、诃斥,拒不受者,不名犯戒。

  这里的每条戒中,都非常清楚有程序地把整戒如何是重犯、轻犯、如何是不犯一一列出

  这条戒也是属于于“障他施戒”,主要也是偏重于出家菩萨的。上一条戒是请出家菩萨去供养,这条戒是在家居士以金银七宝等供养出家菩萨。

  如果有施主,以金、银、真珠、摩尼、琉璃或其他种种宝物来供养受过戒的菩萨,或出家菩萨,这里比较注重出家菩萨

  而在家菩萨如果接受供养,如果是不为自己所用,而是为了救济众生等慈善事业,也可以接受,是为众生而受的

  这时菩萨如果以嗔恨心或贡高我慢心等,不接受别人的供养,就犯了此戒的重染污法

  这是因为菩萨舍弃了众生,因为众生肯发心供养、布施,作为菩萨应该要接受,以成就他的功德,使他能生欢喜心

  如果不接受,甚至发嗔慢心,就犯了舍离众生的最大的过患。菩萨重在摄受众生,爱护众生,使众生的功德、道业等都能得以进步

  现在众生供养,菩萨不接受,就是舍离了众生,使他们不敢亲近,所以这个过失是比较大的

  此戒的开缘,根据戒文所列也有八种,在这八种情况下不接受供养是不犯的

  请示下条戒的戒文

  果菁: 6. 不施其法戒。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来求法,怀嫌恨心,怀恚恼心,嫉妒变异,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谓诸外道伺求过短;或有重病;或心狂乱;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或于是法未善通利;或复见彼不生恭敬,无有羞愧,以恶威仪而来听受;或复知彼是钝根性,于广法教得法究竟,深生怖畏,当生邪见,增长邪执,衰损恼坏;或复知彼法至其手,转布非人而不施与,皆无违犯。如有学者为法远来,而菩萨以嗔恨恚恼心故,不说一字一句,吝法施故,即是染犯。或因懒惰懈怠忘念无记失正念者,名非染犯。或有外道伺求过失;或于是法未深了解;或复因彼威仪缺废;或知彼是根性顽钝,闻胜深法则生狂怖邪见;或因伏彼刚强恶心令住善处;有是因缘不说法者,不名吝法。   作为懂得佛法的菩萨,有人来求法时,应该发心布施佛法。而如果是因为嗔恨心重,见到有求法的人来,不但不欢喜,反生嗔恨心,甚至悭吝嫉妒,而不为之说。就犯了此戒

  须向五位清净菩萨忏悔才能清净

  根据《地持论义记》说,所谓的求法有两种:一是求说法;一是求经典。此戒是通于在家出家菩萨,凡是受过菩萨戒的人,都要遵守

  因为在家菩萨,也有很多佛法学得很好的,人家来求法,要随己所知,说给对方听

  不过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如果强不知为知,就会违背因果,将来的罪过也就更大

  有个公案有记载,说错一字,而堕五百世野狐身,所以我们也切须谨慎!!

  如果是由于懒惰懈怠之心,不肯发心施法,不是动了嗔恨、悭嫉心,就犯轻中之轻,自心忏悔即可。

  若要不犯,如戒文中所列的十种情况下,不为说法不犯

  请示下条戒文

  果菁: 7、障无畏施戒。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诸暴恶犯戒有情,怀嫌恨心,怀恚恼心,由彼暴恶犯戒为缘,方便弃舍,不作饶益,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弃舍,由忘念故不作饶益,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非诸菩萨于净持戒身语意业寂静现行诸有情所,起怜愍心,欲作饶益;如于暴恶犯戒有情,于诸苦因而现转者。无违犯者,谓心狂乱;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或为将护多有情心;或护僧制,方便弃舍,不作饶益,皆无违犯。

  此戒通于在家出家菩萨,菩萨度化众生,本应平等对待,善人固须度化,如果遇到作恶、犯戒之人,将来必定堕落

  所以对此等人更须生起大慈悲心和怜愍心,方便折摄,以法教化,使他们能转暴恶为善良,走上佛法的正道,比对善人之慈悲心更要殊胜

  作为菩萨,对于这类恶作众生不但不度,并且以嗔恨心而舍离之,则犯此戒

  如果是因为懒惰、放逸,或忘念,不是有意舍弃度化,则犯轻中之轻。若要无犯,如戒文中所列有四种开缘

  以上所说的七条戒,都是障布施度的,《新疏》中说:“此违犯,能障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中布施之行”在此七戒当中,第二条,是属于不应作而作之;其余的六戒,是属于应作而竟不作,如果不如法而行,则是犯戒

  请示下条戒文

  果菁: 二、障持戒的也有七条:8、遮戒与声闻共不共戒。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如薄伽梵于别解脱毗奈耶中,为令声闻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建立遮罪,制诸声闻令不造作;于中菩萨与诸声闻不应等学。何以故。以诸声闻自利为胜不顾利他。于利他中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可名为妙。非诸菩萨利他为胜,不顾自利,于利他中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得名为妙。非诸菩萨利他为胜不顾自利。于利他中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得名为妙。如是菩萨为利他故。从非亲里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及恣施家。应求中种种衣服。观彼有情有力无力。随其所施如应而受。如说求衣求钵亦尔。如求衣钵如是自求。种种丝缕令非亲里为织作衣为利他故应蓄种种?奢耶衣诸坐卧具。事各至百。生色可染百千拘胝。复过是数亦应取积。如是等中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制止遮罪菩萨。不与声闻共学安住。净戒律仪菩萨于利他中。怀嫌恨心怀恚恼心。少事少业少希望住。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堕懈怠忘念无记之心。少事少业少希望住。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这条戒说明七众别解脱戒,是菩萨与声闻应该共同修学,也就是如果是护众生戒,应必须和声闻同学,如果不同学则犯

  菩萨有在家与出家二种,在家菩萨有受过三归、五戒、八戒等,已经名为菩萨优婆塞、优婆夷

  出家菩萨更是受过沙弥(尼)、比丘(尼)等声闻戒。已经名为菩萨沙弥、沙弥尼、菩萨正学女、菩萨比丘、比丘尼

  声闻虽然只是为自己了脱生死,但也是不离护他众生,令不信者生信,令已信者增广,进而修学诸比丘戒

  何况是菩萨,本应自利利他,岂可反不学此比丘戒,不善护众生呢?

  所以在受菩萨戒後,不但要受持菩萨戒,过去所受七众别解脱戒,亦应该等持

  有的人认为声闻戒,大多属于遮戒,并且所制森严,受菩萨戒後,就一切可开,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

  因为菩萨虽然有时可以不拘小节,但那必须是在对有情有广大利益的情况下,才开许的。决不是为了自身的懒惰懈怠放逸

  因此受菩萨戒後,如果无摄生因缘,而犯七众别解脱戒,不但犯声闻戒,亦犯了菩萨戒

  此戒虽然是偏重于出家菩萨,但在各戒中,也有很多相同别解脱戒,而专为在家菩萨制的

  请示下条戒文

  果菁: 9、性戒与声闻不共戒;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善权方便为利他故。于诸性罪少分现行。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谓如菩萨见恶劫贼。为贪财故欲杀多生。或复欲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或复欲造多无间业。见是事已发心思惟我若断彼恶众生命堕那落迦。如其不断。无间业成。当受大苦。我宁杀彼堕那落迦。终不令其受无间苦。如是菩萨意乐思惟。于彼众生或以善心或无记心。知此事已。为当来故深生惭愧。以怜愍心而断彼命。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这条戒也比较偏重于出家菩萨,主要是说明,如果与众生少方便的戒,不应与声闻同学,如果同学则犯

  因为菩萨是以利他为前提,虽说遮罪要和声闻同学,只是从多分而言,其中亦有少分菩萨不应与声闻等学

  哪些遮罪是菩萨与声闻不应等学的呢?此中可分遮罪不共与性罪不共的二类

  这里就举遮罪中不共学戒一例来说明,此中有三就是:“少事、少业、少希望住”

  其一,“少事”:因声闻人以自我解脱为主,不顾利他,凡是能速趣解脱,成自利行,世尊制其要过简单朴素的生活,就没有求索难得之苦,就能“少事”

  其二,“少业”:生活既很简单,乞化也就比较容易,可以不必自己去捉持金钱、及种植、贸易、营作等,就能做到“少业”

  其三,“少希望住”:能少事少业,就能做到少欲知足,也就不像世人那样的欲望无穷,就能做到“少希望住”

  因为有希望就有追求,有追求就必有苦痛。声闻人既急求断烦恼了生死

  佛就针对这种根机,就教他们要少事少业少希望,以契合声闻远离、寂静、速断烦恼的宗旨

  而菩萨不同,发心要利益一切有情众生,如果仍然少事少业少希望住的话,就不能多做利益有情的事业

  所以作为菩萨在这些方面,不应该和声闻平等共学。如果共学了,就是属于“能坏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具体怎么做,以及性罪中的不共戒,如关于杀、盗、淫、妄等在菩萨戒和声闻有什么不同等,在戒文中都有详细的说明

  由于戒文太长,这里就不一一列出,课后大家可以去好好的了解一下

  请示下条戒文

  果菁: 10. 味邪命法戒。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生起诡诈、虚谈现相,方便研求,假利求利,味邪命法,无有羞耻,坚持不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为除遣生起乐欲,发勤精进,烦恼炽盛蔽抑其心,时时现起。

  以不正当的方法取得衣食财物以自活命的,就属于邪命

  律中说比丘有五种邪命。在家菩萨有十二种不应作,名十二恶律仪 都是属于邪命

  比丘五种邪命:一、诈现异相,於世俗之人诈现奇特之相,以求利养

  二、自说功德,或夸称自己种姓权势,或自称有功德修为以求利养

  三、占相吉凶,学占卜而为人说吉凶祸福,以求利养

  四、高声现威,大言壮语而现威势,以求名利恭敬

  五、虚谈现相而不能得,即以种种“方便研求”获得名利的方法等都属于出家菩萨的邪命法

  在家菩萨有十二种不应作为:一、屠儿,二、养鸡,三、养猪,四、网鸟,五、捕鱼,六、猎师,七、作贼,八、魁脍,九、狱吏,十、咒龙,十一、捕贼,十二、捕蛇

  在《涅槃经》中说有十六种恶律仪,是在家菩萨所不应作的:一、屠儿,二、魁脍,三、养猪羊,四、捕鱼,五、猎师,六、网鸟,七、捕蛇,八、养鸡猪,九、咒龙,十、作贼,十一、捕贼,十二、狱吏,十三、淫女家,十四、酤酒家,十五、洗染家,十六、压油家

  《梵网经》说:“以恶心故,为利养贩卖男女色,自手作食,自磨自舂,占相男女,解梦吉凶,是男是女,咒术,工巧,调鹰方法和合百种毒药,千种毒药,蛇毒,生金银毒,蛊毒”。如是谋生,都属于邪命

  这里是从五种邪命的角度说的,菩萨如果这样去做邪命之事,不知惭愧,不思对治,有人劝说,还坚持不改

  这样的菩萨,於菩萨戒,“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不犯者:是针对初发心菩萨说的,为了断除邪命法,生起乐欲,并且发勤精进,但由于贪欲烦恼炽盛,虽然也努力蔽抑其心,还是不得自在

  时时现起,但因为有羞耻心、忏悔心,所以说是不犯

  请示下条戒文

  果菁: 11.掉动嬉戏戒。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为掉所动心不寂静不乐寂静。高声嬉戏?哗纷聒。轻躁腾跃望他欢笑。如此诸缘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忘念起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为除遣生起欲乐。广说如前。若欲方便解他所生嫌恨令息。若欲遣他所生愁恼。若他性好如上诸事。方便摄受敬顺将护随彼而转。若他有情猜阻菩萨。内怀嫌恨恶谋憎背。外现欢颜表内清净。如是一切皆无违犯。   作为菩萨,如果心不乐静,高声嬉戏说笑、或手舞足蹈等行种种不威仪,等掉举浮动的行为,不但使自心浮动放逸难安,继而影响他人的心也跟着如此,戒中说是“染违犯”

  如果是在未受菩萨戒前,就是掉动的习惯,受戒之后,一时忘记不该如此而导致掉动的行为,则犯轻中之轻

  因为不是故意的,是忘误而犯过失,所以罪就较轻。

  一般的人,如果不是因为生性好静、或好修禅定者,心是很难静得下来

  因为好动,一旦有机会,就说说笑笑,或表演造作,使人欢乐,这样自他的心都随之而浮动,养成习惯以后就不容易改过来

  如果学佛,受了菩萨戒后,就应该随时检点自己的行为。如果是由于戒文中所列的五种情况下而去作为,不犯

  好象时间到了吧?下面就是自由讨论时间了

  蒙卫芝: 法师,我们学完之后是不是要写一篇论文呢?

  果菁: 这学期的考试题,请法师作些提示

  则慧: 再两周就要交论文了,重点就围绕在菩萨戒的精神,或者根据课程的重点提示来写也可以。也可以写写自己的心得体会。

(责任编辑:admin)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