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放生善缘中心 > 城市分站 > 罗山县哪里有可以代放生的寺庙
罗山县哪里有可以代放生的寺庙
发表日期:2023-02-10 00:07| 来源 :本站原创 | 点击数:127次
本文摘要:随着烧香的人的增多,一座小庙发展成一座寺院,苏岭山也因“鹿门寺”演变成为“鹿门山”。庞德公、孟浩然、皮日休先后隐居鹿门山,开创了“鹿门三高傲帝王”的美誉,为纪念此

  近日,香港政府及教育局在筹备中、小学新必修科时,提出了「德育及国民教育科」的实施,引起全港市民各种不同的反应及意见,让教育工作者们对本港现时的教育体制及政策,不得不重新作出全面的检讨与反思。

  其实,所谓「教育」离不开「老师」与「学生」;由于学生们的未来人生目标与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老师的引导与启发,因此,老师在教育过程中所肩负的责任实在非常重要。

  这就是「为师之道」的问题。谈到中国传统教育的为师之道,相信无人不知道唐朝韩愈的《师说》;它开宗明义的第一句即说道: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一个经典名句,经过千百年的磨练,依然是历久常新,发人深省。「求学」必须要有老师,这是古今皆然的事实。

  所以文中继续说: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我们必须知道,人并不是天生就能明白一切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却不请教老师,他的疑惑也就永远不能解决了。出生在我们之前的人,他懂的道理本来就比我们早,所以我们应该向他请教;而出生在我之后的人,若是他懂的道理也比我早,我们也应该向他学习。由于我们所要学的是道理,又何须计较他年纪比我大或比我小呢?所以不论贵贱或年纪,谁懂得道理,谁就是我们的老师。可惜的是,从师问学的风气,已很久不流传了!想要没有疑惑是很困难的啊!

  接着又说:「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我们试想想,古时候的圣人,他们的学问、道德远远超出一般的人,尚且还要向老师请教;现在一般人,他们的道德学问远不及圣人,却认为向老师学习是可耻的。由于这个缘故,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笨;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就是因此而产生的吧?

  由此可见,韩愈所说的「为师之道」,其实也就是「为学之道」。人必须见贤思齐,不耻下问,虚心学习,才能够增长智能。与此同时还要精勤努力、珍惜光阴;所谓:「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如果只顾嬉戏玩乐,而不懂得发奋图强,用心学习,将来就会一事无成。

  这些虽然是古人的见解,但对今天社会教育体系中的「为师」与「为学」,仍然起到很大的启迪作用,影响深刻。

  而面对同样的问题,佛教又是怎么样的看法与处理方式呢?依佛法来说,为师之道,就是如何做一个好老师;一个好的老师应该如何对待学生,在《善生经》中提出了下列几种方法:

  一、顺法调御,以爱教导:「顺法」是随顺或有序地依据所当修学的法理或方法;「调御」就是调教、教导。这是关于学识、道理的教授、教导,或是关于人品、道德的教诫、教训。人的接受教育,大体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智育」、「美育」的智识性传授;一是「德育」、「体育」,或加上「群育」的品行、技能的调教。而教授、教诫之道,就好像驯马一样,所以说为调御,此亦表示为师者传道、授业的爱心与能耐,如此才称得上是良师、明师。

  二、诲其未闻,增广见识:「诲」是教诲,就是讲说、授与弟子、学生未尝听闻的学识、道理或技艺,从而增加他们的知识。或是为师者,将自己所能的学识、技艺教授与弟子、学生,以达到他们求学的目的。

  三、随其所闻,令解善义:就是说,鼓励学生发问,随着学生所欲听闻、学习的问题,善为讲解其中的道理,使学生能正确的理解,不再存有疑问,所以说为「善解」。

  四、示其善友,乐于交游:「善友」亦可称为「善知识」,一指堪为良朋好友的益友,一指具有良好学德的明师。「示」是指示,意谓能够指示学生,那些人才是真正的良师、益友,令其知所亲近,从而获得进德成艺的利益。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友务必谨慎。

  五、尽己所知,诲授不吝:就是说,为师长者应该将自己所学所能的知识或技术,倾囊相授,尽心传授给学生,既不保留,亦不隐藏,希望学生们都能够青出于蓝,更胜于蓝,将来出人头地。

  以上《善生经》所提供的五种教学方法,如果为人师者都能做到的话,那么他的学生必能成材,他的教育亦必定成功。

鹿门山的传说

  鹿门山的传说

  鹿门山,原名苏岭山,位于襄樊市东南15公里处的襄阳区东津镇境内,与岘山隔江相望。鹿门山林木昌茂,葛藤缠绕,泉水清澈,幽邃寂静。登上山顶,极目远眺,别有一番情趣,让人不由想到唐代诗人孟浩然“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的意境。孟浩然长期把鹿门山作为隐居之地,并留下了“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和“山寺鸣钟昼已昏,鱼梁渡头争渡喧”等千古绝唱。历史上来襄阳的文人墨客大都慕名前往鹿门山(苏岭山)游览。被誉为“唐宋诗词八大家”之一的宋代进士曾巩巡游苏岭山时,曾写下“不踏苏岭山,虚作襄阳行”的著名诗句。

  据《清·襄阳府志》记载,东汉建武年间,光武帝刘秀带领侍中郎习郁,巡游苏岭山一带。夜间,君臣二人梦见苏岭山山神前来护驾,刘秀遂封习郁为襄阳侯。习郁到任后,诏令督工,建寺庙于苏岭山,以示崇敬。竣工之日,又令工匠雕石鹿一对,卧置寺门左右,故称“鹿门寺”,老百姓称它为“鹿门庙”。随着烧香的人的增多,一座小庙发展成一座寺院,苏岭山也因“鹿门寺”演变成为“鹿门山”。到西晋时,“鹿门寺”更名为“万寿宫”。从唐代开始又恢复为“鹿门寺”至今。

  在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鹿门寺发展成中国境内规模较为宏大的佛教圣地。宋代政和年间(公元1111年至公元1117年)最为兴盛,“闻风受教者千里云集,一时香火不断”,有佛殿、僧寮、斋堂、方丈室等房屋537间,和尚100多人,现在还留有和尚开垦的稻田100多块。

  东汉末年,襄阳名士庞德公在鹿门山躬耕,荆州牧刘表多次邀之入仕而不受,后携妻儿老小隐居鹿门山采药治病,济世救人,蜀国丞相诸葛亮,以及司马徽、庞统都曾拜师庞德公于鹿门山,并分别获得“卧龙”、“水镜”、“凤雏”的雅号。项羽曾屯兵鹿门山、霸王山,自封“楚霸王”。唐代名僧处贞、丹霞、法灯禅师都出于鹿门寺,并当过鹿门寺主持。

  唐代著名诗人、中国杰出文学家孟浩然,家住汉江东岸孟家巷,前半生主要隐居鹿门山攻读,隐居遗址就在鹿门寺主殿的一间偏房里。孟浩然博览群书,为后人留下《登鹿门山怀古》、《夜归鹿门歌》、《春晓》等263首著名诗篇,其中,山水诗170多首,“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更是家喻户晓。孟浩然善交四海贤士,李白、王维、王昌龄、张九龄、张说、张子容、崔国辅、王迥、万七、张五等都是他的至交,他们在鹿门山相会过。唐代晚期,著名诗人、文学家皮日休一度隐居鹿门山攻读。庞德公、孟浩然、皮日休先后隐居鹿门山,开创了“鹿门三高傲帝王”的美誉,为纪念此三人,明代在鹿门山建了“三高祠”,并在祠内塑像。

  明代石刻本《下荆南道志之四》中记载:“鹿门山,襄阳县东南三十里,汉光武梦苏岭山神,命习郁立祠,因刻二石鹿夹道竦山寺如门。山上有清泉,茂林映带左右。庞德公居焉,后唐庞蕴皮日休孟浩然亦俱隐此。”宋代名将张顺、张贵二人在鹿门山、霸王山安营扎寨抗金,保卫襄阳。清朝乾隆年间,鹿门寺法师息波打死老虎,为民除害,山民欢呼雀跃,为打虎英雄树碑立传,记载此事的“伏虎碑”仍在鹿门山保存着。

  鹿门山文脉连绵,气贯古今,被专家学者誉为“一座诗化了的古诗山”、“一座神化了的生态佛山”、“一座人格化了的傲帝隐山”、“一座史化了的三国奇山”。

  (襄阳区文联供稿)

(责任编辑:admin)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