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泥鳅往哪里放生
1、吾等佛弟子于菩提道中,应常修供养法以积福慧,以与众生广结善缘。而诸供养中,法供养为最。因供养财物仅养其色身,而供养法教成就法身。色身有苦,尽时而销。法身安乐,虽无尽藏。故我等应常以佛法供养于人。又须知,一人信受佛法,地狱三途门前即少一苦难众生,人天圣道乐法中;则多一妙乐之人。故若能度一人信佛学佛,则成就功德无边。是故佛弟子须常随缘尽分,度人学佛。
2、又须知,“法在人弘”。此佛法乃释迦牟尼佛千生累劫之所修集。历代祖师、护法居士之所延传,而我今亦有延传之责,不可令其衰微。又常思吾人今日得入佛道,皆是他人供养佛法与我之恩,故我亦不能无视他人之无知沉溺,应常怀供养,欲令安乐之心。故常怀报恩、传灯、续佛慧命之心,度一人信佛学佛,则增佛慧一分光明。
3、然众生信佛学佛亦有其时节因缘,不可强求。佛弟子但应从己身修起,自身行佛道,自修身口意,常检点自己有无恶法。口不言是非,不出恶言,身常行善法,布施欢喜与人,则人见佛子皆善,自然而心生仰慕。此为从身教度人,不度而度。再者,未传教之前,应先行四摄法以亲近之。四报法即布施、受语、利行、同事。所谓未结法缘,先结人缘,彼此相熟相知,其对吾人之言,方能信受。
4、而佛弟子劝度人,信佛学佛,供养佛法与人,应从家人做起,广及亲朋眷属、同事。始则不必汲汲令其有皈依,礼拜之行,但重于自行自修,广结善缘,即时现前上妙供养也。
5、赵朴初答:本尊(istadeva)是学者选择自己最敬爱最尊崇的一尊佛、一位菩萨或者一位明王,作为学习成就的对象或榜样,就叫本尊。要成就本尊的所有功德智慧,就要修习三密瑜伽法。三密就是身、口、意三业,瑜伽(yoga)译为相应。三密瑜伽,就是三业相应。与谁相应?就是修行者自己的身口意与本尊的身口意三业相应。修法时,修行者要身作本尊的姿态,手结印契,口诵本尊真言,意作本尊观想或种子字,务使自己的三业与本尊的三密相应,名为瑜伽修法。此法如果修成,可以即身成就本尊之身。密教的修法很多,这只是举一个例证。此宗最高理论还是以性空无相的法性理体为基础,所谓阿字本不生,不生就是空义。
6、供养,又称供施、供给、供,是对佛、法、僧三宝进行心物两方面的供奉而予以资养的行为,是佛具或供物的基本行为。《十地经论》卷三谈到供养的种类时说:“供养有一为利养供养,衣服卧具等之谓也。二为恭敬供养,香花幡等之谓也。三为行供养,修行信戒行等之谓也。”狭义的供养系指利养供养与恭敬供养等物质方面的供养。但心行的供养是使物的供养真正具有意义的关键所在。《苏悉地羯罗经》卷下就讲,若无涂香、烧香、花及饮食可献,但诵本色真言,及献手印,表示得不到供物,但纳真心。之后,献以阏伽,以其真心之故,速满其愿。除此之外,有四种供养,诸部所同,用于一切场合。一谓合掌,二以阏伽,三用真言及慕捺罗(印契),四但运心,宜随此善品来供养。又在平时供养中,莫过于运心,如世尊所说诸法行中,以心为其首,若能诚心供养者,则满一切愿。
7、利养供养的主要内容是善男信女供给僧众必需品,亦即《四分律》等所指的“衣针铜、尼师坛(坐具)及饮食器”。而和法器关系尤为密切的是恭敬供养。
8、所谓恭敬供养,是邀请在家人所信仰的佛陀或修行者,而供以饮食或诸庄严具,有一部分与利养供养重合,但因供养对象不同,故而供养的性质也不同。像佛陀这样有资格接受恭敬供养的圣者称为“应供”,而利养供养对于一般僧众也是适合的。关于“应供”的定义,《大乘义章》云:“在外国名为阿罗汉,称此为应供。如来诸过悉已断尽,福田清净,当受供养,故名应供。”有关供养物,则包括供养佛陀生身的“衣服、饮食、卧具、汤药”,在佛殿上供养的这些显然只具有象征性意义。另外还有供养法身的“幡、盖、花、香”等四事(《佛本行集经》第。同时,也有将两种四事合并而列举的“华、香、璎珞、抹香、涂香、烧香、绘盖、幢幡、衣服、伎乐”。
9、恭敬供养的内容是从“悬缯、燃灯、散华、烧香”(《无量寿经》卷下),进一步定形而成“涂香、花、烧香、饮食、燃灯”(《苏悉地羯罗经》卷下)。《大日经疏》又对这些供物予以教理上的解释,认为涂香是净之义,如世间的涂香能清垢秽、息除热恼。今行者以虚空之阏伽(即水)来洗涤菩提心中百六十种戏论之垢,以住无为戒。涂之,能除灭生死之热恼,得清凉之性,故曰涂香。所谓花,乃生于慈悲之义,亦即此净心的种子在大悲胎藏中万行开敷,庄严菩提树,故曰花。烧香是至遍法界之义,天之树王开敷时,如香气,逆风、顺风自然遍布。菩提之香亦然,随一一功德,为慧火而焚,为解脱之风而吹,随着悲愿力而转自在,普薰一切,故曰烧香。饮食是无上之甘露,不生不死之味也,若此果德成熟,进而服用其无上之味时,即名为入证,故说为食。所谓灯是如来之光明破暗之义,系指至果地时,心障尽转,无尽之慧普照众生,故曰灯。
10、同样,在密教中则举出六种基本供养具即“阏伽、涂香、华鬘、烧香、饮食、灯明”,将此六种各分配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波罗蜜。或将“嬉、鬘、歌、舞、香、华、灯、涂”八种神格化,各自附于曼荼罗的相应位置上。
二、放生的说词
1、佛讲真实法的时候,有五千比丘、比丘尼由于增上慢,怀疑不信故,起座离开。
2、什么叫增上慢呢?就是未证言证、未得言得。
3、这是他们的过失,福德不具足,守戒有缺漏!
4、福德就好比是车,没有厚德的车小,不能堪任承载佛讲的一乘法、成佛的法。善根福德不够,不能听闻受信大法,这是很正常的!而剩下喜乐听闻的人,都是最想成佛、善根福德因缘已经具足的菩萨。就好比把枝叶去除了,剩下的全是果实。
5、所以佛说,能对大乘法受持、读诵、解义者。是世出世间最稀有的!也会得到真实的利益。
6、今天我们要探讨的题目是:佛会留惑润生度众吗?也就是说有人会认为:佛陀祂成佛之后,祂也会示现为人、天乃至其它的六道众生来度化;这样的话,是不是佛也会留惑润生呢?
7、那我们现在就要稍微来解说一下,什么叫作“留惑润生”?什么叫作“惑”呢?惑,有所谓的见惑、思惑跟尘沙惑。惑的意思,事实上就是一种烦恼;也就是说,我们对于一些事情,我们因为有疑惑不能了解,所以导致了烦恼的产生,而且被这个烦恼所系缚。譬如说见惑,这是见解上面的烦恼。也就是说,譬如从解脱道来说,到底有没有涅槃——有没有无余涅槃可以让人永离生死呢?这就是见解上面的一种烦恼。或者是说,到底有没有阿罗汉存在?到底有没有见道须陀洹存在?或者是说,到底现代人能不能实证初果呢?能不能实证二果、三果、四果呢?乃至是不是有菩萨可以实证声闻的解脱呢?是不是有菩萨可以实证第八识——永恒存在的如来藏呢?这个都是属于见惑所摄的。也就是说,这个在见解上面应该要把它厘清楚的,如果在这个地方没有把它厘清楚,没有把疑惑断除掉,那他必然导致很多的烦恼。譬如有些人他是断见者,那断见者他心中有一种最大的恐惧就是:自己会灭失!因为他觉得这人就只有一世,一世之后就没有了;所以他所拥有的,就只有眼前的这个境界——只有眼前的人、事、物。他的断灭见会导致他太重视这一世了!所以他在这一世里面,他就要汲汲营营的,而且他一定不愿意让自己放下。譬如说他要退休了,可是他一定会产生很大的烦恼跟痛苦。为什么呢?因为当他濒临于退休的时候,事实上他在他的企业里面、机构里面,他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可是,一退休之后什么都丧失了,所以他会产生极大的恐惧跟不安。这个极度的恐惧跟不安,就是因为他过于重视这一世。而他会那么重视这一世呢?就是因为他有断灭见,他认为没有下一世。因为有这个断灭见,所以就导致了他对世间里面永远不可能存在的这些名位、权力,执着不舍而产生了痛苦。这就是见惑所含摄的范围。
8、那什么是思惑呢?思惑,就是行为上面所导致的烦恼。譬如,即使知道了法界里面确实有如来藏,确实应该持守戒法——清净的持守戒法;可是难免碰到某些境界的时候,不能持守。这就属于思惑,是行为上还不能修正、还不能清净所导致的烦恼。譬如,如果因为起了一个想吃某个东西的一种强烈欲望,他就不辞辛劳的去获得,花再大的代价、花再多时间在所不惜!可是,他可能花很多的时间跟金钱,就是为了享受那一顿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的美食,可是他可能要花好几个小时、花好多的金钱。这就是所谓行为上的烦恼,这就是思惑。
9、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尘沙惑,它也叫作所知障。它是因为对于法界的所知不足,所导致的烦恼。譬如,这个法界——这个世界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它的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人是从哪里来的?是不是有他方的世界……种种种种的这些,统统都是所知障所含摄,都是尘沙惑所含摄的。乃至诸佛的世界是如何成就的?纯一清净的世界是如何成就的?这些都是含括在尘沙惑里面——函盖在所知障里面。我们简单来作一个分类,所谓的见惑跟思惑,就是见解上面的烦恼跟行为上面的烦恼,这是所谓解脱道所摄的一个内容。当然,大乘的法道也含摄这个部分,可是它所谈的范围是更广阔的。我们简单来说,见惑跟思惑通常都是声闻、缘觉他们所断的,只要把见惑跟思惑断除了,他就断除了分段生死。也就是说,如果声闻缘觉这些小乘人,能够把见惑跟思惑把它断除掉之后,他就有能力证得声闻的第四果阿罗汉,他就可以入无余涅槃;入了无余涅槃,就可以永断分段生死,安住于涅槃境界之中,永不出现于三界里面流转生死了。所以,这是分段生死所摄的,叫作见惑与思惑。
10、那尘沙惑或所知障所摄的呢?它就是所谓的“成佛的法道”,也就是变易生死所摄的范围。那这个范围是更广阔的,而且这个范围它是声闻缘觉他们所不能涉猎的,因为那属于法界的完整的智慧。可是声闻,他只是获得法界实相的智能里面的一小部分,是属于解脱的部分、属于解脱生死的部分。那我们知道了见惑、思惑是分段生死所摄,是小乘所修的内容;那尘沙惑乃至前面的见惑、思惑,是整个佛法所含摄的,而且是大乘菩萨乃至诸佛所要断除的烦恼。我们就可以知道,诸佛祂是把见、思惑还有尘沙惑都断除的;在还没有成佛之前,这个大乘菩萨他也要分断见惑、思惑跟尘沙惑。譬如,菩萨的见道——大乘的见道在七住位的时候,事实上他已经把见惑把它断除。譬如,他已经把声闻的见惑把它断除掉了;乃至他也把大乘的对于无始无明所相应的第八识——如来藏是不是存在的这个疑惑,也断除掉了。所以,大乘的菩萨所断的见惑是超越声闻的。因为声闻所断的见惑,只是有没有涅槃,可是涅槃本际是什么?他是不实证的。可是菩萨,当他实证了第八识如来藏的时候,他是断除了见惑,而且他也同时知道第八识如来藏祂的体性、祂是如何存在;而且他也同时获得声闻初果的果证,也是跟声闻初果一样断除了声闻道所含摄的见惑了。菩萨他也断思惑,譬如说他入地的时候,他就永伏性障犹如阿罗汉。所以,当一个菩萨历经了三贤位之后,开始进入了初地的时候,事实上他有能力像阿罗汉一样入无余涅槃的。可是菩萨这个时候,他就要作一种抉择,抉择说:“我现在有能力入无余涅槃了,那我到底要不要入无余涅槃呢?如果我入了无余涅槃,我应该要作什么事情呢?我就应该要把见惑跟思惑把它断除掉——彻底地断除掉。”断除掉见惑跟思惑之后,他就入了无余涅槃。可是,如果这个菩萨他思考的时候,他认为:“如果我入了无余涅槃之后,我就不可能成佛!因为还有后面的尘沙惑,是我想要断除的,我想要了知法界的一切真实相;可是,我现在只知道无余涅槃怎么入的,可是法界的一切真实相还不知道啊!”这个时候,他显然要面临一种抉择,抉择:“我应该继续留在三界之中,继续来学习尘沙惑所应该断除的内容是什么?”这个时候,他就不能把见惑跟思惑——特别是思惑全部断除掉。他可以把见惑全部断除,可是思惑他不能全部断除;因为,如果思惑也全部断除,那他就会跟定性声闻一样入了无余涅槃。所以,他就必须要保留微细的一分思惑,这一分思惑就可以让他在三界之中继续出现,而跟一切众生一样在三界里面现形,来学习三界里面的一切法,来探求一切法背后的真实相是什么?所以这个时候——菩萨入地之后,为了要获得更进一步菩萨法道的修证的时候,他就不能把思惑全部断除,他还要留下一分微细的思惑,来润未来生,这个时候才叫作留惑润生。然后,当一个入地的菩萨留下一分的思惑,然后来润未来生的时候,这一分思惑他要一直保留着,从初地之后一直保留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乃至到达了七地。因为在七地的时候,都还没有把分段生死完全把它断尽;可是,他不是没有能力把它断尽,而是故意留下那一分的思惑,来让自己在三界里面现形,来学得一切应学的这些佛法的内容——无生法忍所应该证的内容。所以这个时候——从初地到达了七地,都是属于留惑润生的一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