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放生善缘中心 > 放生的意义 > 河里刚放生的鱼什么时候可以钓?
河里刚放生的鱼什么时候可以钓?
发表日期:2023-04-03 12:38| 来源 :本站原创 | 点击数:526次
本文摘要:现在还出现了一些情况,有的师父自己的道德修养学识都远远不够,戒律不懂,教理不明,根本没有能力去收徒弟,但是还是大收广收,只要有人来拜我我就给你剃头,不管其身份来历

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对僧人素质的提高

  对僧人素质的提高

  常明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对僧人素质的提高”。

  现在的佛教界中,出现了很多的不良现象,除去外在的原因,大部分的原因是僧团内部僧人素质低,道德修养不够。现在中国的出家人大部分是青年人为主。 80、90年代的出家人居多。具有良好的学识,道德修为的很少。由于大部分的素质,修为比较低,以至于导致了今天僧团整体的素质与僧人道德修为较低。所以佛教身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团体,只有做好道风建设才能融入和谐的社会中,要做好道风建设就要提高僧人的素质。

  对于提高僧人的素质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开展:

  第一 对伦理道德教育的加强。

  对于伦理道德的教育更是重中之重。有的人会问为什么伦理道德的教育是重中之重呢?因为太虚大师说过:仰止为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如果我们连作人都没有做好我们很谈什么成佛作祖呢?现在社会风气混乱,人们道德低下。僧源都是来自社会上,出家后凡夫的习气很重,并且把自己在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习气也带到了僧团中来,这样就影响到了寺院的道风。现在有很多的出家人不懂的规矩、礼貌和伦理道德。这些都是因为出家前的基础不好和出家后的教育有关系,现在大部分的出家人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爷爷奶奶父母的小皇帝、小公主、掌上明珠宠爱有佳,要星星不敢给月亮,过分的溺爱养成了他们骄横任性的脾气,不懂得老幼尊卑,尊师敬老,没有礼貌,没有道德。这些人出家以后仍然将这些习气毛病都带到自己所在的僧团中,势必影响到了寺院的道风。所以对于伦理道德的教育是很重要,也是很迫切的,因为他直接关系到下一步对僧人因果、戒律、清规以及出家人应该具备的道德的加强教育,因为如果在这一环节如果没有落实好,那么,在对因果和出家人因该具备的道德方面的教育就没有办法开展。

  第二 对因果、戒律、清规以及出家人应该具备的道德进行加强教育。

  僧团中是要求我们讲修行,讲因果,要懂得惜福,感恩。而这些现在很多僧人身上是看不到的,吃饭的时常常可以看到有的法师将自己不喜欢吃的菜挑出来倒掉。常住的东西随便拿来用并且认为这是应该的,没有感恩惭愧的心。路途中遇到年老的出家人,法师不但没有合十问讯,连看都不看,有时候在公德场合大声喧哗,随地吐痰甚至说脏话等等。很多的出家众不懂因果,不信因果,枉做枉为,无所畏惧不怕因果,认为因果好像是用来吓唬人的。对戒律更是不行持,认为戒律太繁琐,有的女众出家人诽谤“八敬法”,说“八敬法”非佛说。沙弥搭祖衣上堂说法,让比丘在沙弥面前行忏悔等等。所以,对于出家人的因果观念要好好的建立,要深信因果,对于戒律要严谨行持,融入到生活中去真正的做到防非止恶。寺院的僧人要对各种清规进行深入的学习,特别是执事要对自己的言行举止与清规相应,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尽职尽责,按照清规戒律去履行自己的职责。

  第三 对于僧源的严格把关以及师父对自身道德修养、学识各方面的加强。

  现在我们对于僧源要严格地把关重在“精”,要求高质量,而不是高数量。对于要发信出家者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考核、考验,对其身份、背景、出家地缘由进行详细的了解,并且要进行长时间的考验来观察他的发心是否纯正,是否有道心。因为现在有很多人心术不正想要通过佛教来敛取钱财,并不是真正的出家,还有一些是因为感情,家庭等原因一时之气为了躲避现实而出家,虽然短时间可以适应,但是长时间就忍受不了这一份清苦,但是又没有其他路可走就在佛教里面胡来影响败坏佛教的声誉。所以为了佛法的兴旺,对于僧源一定要严格把关。现在还出现了一些情况,有的师父自己的道德修养学识都远远不够,戒律不懂,教理不明,根本没有能力去收徒弟,但是还是大收广收,只要有人来拜我我就给你剃头,不管其身份来历、质量优劣、是否真正发心出家,只要你敢来我就敢收。剃头之后便不管了,有的甚至后来徒弟来拜师父师父竟然不认识,更不要提说教诲徒弟威仪、戒律等等。以致于徒弟的习气毛病没有及时的得到改正,到后来想改也改不了了。所以身为出家人的我们一定要对自身的道德学识加强,要精研戒律,按戒律规定的戒腊五夏,精通二部律,认为自己可以教导徒弟然后再收徒弟,真正的做到对自己,对他人认真负责。时刻从自己做起,以身示范,从自己做起来影响后学。

  让我们每个人自觉地从我做起,从自己的开始对自身的素质和道德修养进行完善把我们的道风建设好。

鬼王的身世钟馗到底是什么人!

  钟馗,是中国民间传说中驱鬼逐邪之神。民间传说他系唐初终南山人,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丑;但很有才华,满腹的经纶,且为人刚直,不惧邪祟。现今民间还流传着很多与钟馗有关的歇后语,如“钟馗开饭店——鬼不上门”、“钟馗嫁妹——鬼混(婚)”、“墙上挂钟馗像——鬼话(画)”、“钟馗打饱嗝──肚里有鬼”等等。

  有关钟馗的神话和故事历代不衰,钟馗的身世也被演绎得丰富多采,让人难以下定论。传说中的钟馗到底是谁?

  人们最为熟知的钟馗的来历版本,是来自明朝人所引的《唐逸史》。说的是唐开元年间,唐玄宗有一次从骊山回宫,身体不适,太医治了一个多月,也不见效。

  一天晚上,唐玄宗病中梦见一小鬼盗走玉笛以及杨贵妃的绣香囊,大怒,忽见一大鬼奔进殿来。大鬼身穿蓝袍,蓬发虬髯,面目可怖,头系角带,身穿蓝袍,皮革裹足,袒露一臂,一伸手便抓住那个小鬼,剜出眼珠后一口吞了下去。玄宗骇极,问大鬼:“你是何人?”大鬼说:“我就是多次参加武举考不中的钟馗,羞见江东父老,所以触阶而死,感谢皇上用蓝袍为我殓葬,现虽在九泉之下,仍发誓要为皇上斩除妖孽。”说完,化作一片红光飞驰而去。唐玄宗醒后,病也霍然而愈。

  玄宗病好后,便令画家吴道子按其梦中所见画一幅钟馗图。图成,玄宗在画上批曰:“灵祇应梦,厥疾全瘳,烈士除妖,实须称奖;因图异状,颁显有司,岁暮驱除,可宜遍识,以祛邪魅,益静妖氛。乃告天下,悉令知委。”有司奉旨,将吴道子《钟馗捉鬼图》镂板印刷,广颁天下,让世人皆知钟馗的神威。此后,一到岁末,家家都在门上张贴此画,以驱鬼避邪。

  唐朝时,这个故事是否就已流传,并无依据可考。至于钟馗其人,在唐代所有的官方文献中也无法寻见,类似上文中的考场冤案更是无一字一句的记载。

  殿试考试制度,是一百多年以后才由宋太祖赵匡胤一手创立,因此唐明皇也不可能主持殿试考试。但皇帝在岁末时,把钟馗画像作为礼物赐给大臣,确也是盛唐以来就有的惯例,文人名士皆有记载,如唐玄宗时的大臣张说(667-730)所撰《谢赐钟馗及历日表》一文记载了钟馗画融入新春年节民俗的情景:“中使至,奉宣圣旨,赐画钟馗一及新历日一轴……”

  诗人刘禹锡(722-842)也撰写过二份同类性质的文书《为李中丞谢钟馗历日表》和《为杜相公谢钟馗历日表》,记载了德宗朝颁发和悬挂钟馗画驱邪的年俗。《杜相公谢钟馗历日表》说:“臣某日,高品某乙至,奉宣圣旨,赐臣钟馗一,新历日一轴。星纪方回,虽逢岁尽;恩辉忽降,已觉春来。伏以图写神威,驱除群厉,颁行律历,敬授四时。施张有严,既增门户之贵;动用协吉,常为掌握之珍。”另有敦煌遗书中发现了唐写本《除夕钟馗驱傩文》,说的是钟馗在大傩仪中扮演主角的实证。由此可见,在唐明皇时代,钟馗就已经是声名显赫的捉鬼大神。所以,有人推测钟馗故事的起源可能早于唐代。

  后来宋朝人根据唐明皇当时赐给大臣的钟馗神像判定钟馗是读书人,那么唐明皇当时赐给大臣的钟馗神像是怎样的?

  画钟馗画像的画圣吴道子的画作虽现在已失传,但在北宋时,却有人在宫廷里见过。如北宋鉴赏家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卷六《近事》中写道:“昔吴道子画钟馗,衣蓝衫,革敦一足,眇一目,腰笏,巾首而蓬发,以左手捉鬼,以右手抉其鬼目。笔迹遒劲,实绘事之绝格也。”这是现存年代最早的钟馗画像,只不过不是吴道子画的,而是五代时期人物画家石恪的作品。由这些画除了可以知道钟馗确实面目丑陋之外,却寻不到他的真实来历。

  既然在史料中无法寻见,那么大量民间传说和故事又是怎么说钟馗的呢?

  敦煌遗书中发现了唐写本《除夕钟馗驱傩文》文章大意说的是:在一种叫做傩的仪式中,钟馗钢头银额,身披豹皮,用朱砂染遍全身。带领十万丛林怪兽,四处捉取流浪江湖的孤魂野鬼。“傩”又是什么?敦煌《钟馗驱傩文》里没有明说,但《新唐书·仪礼志》中详细记述了一次皇宫里举行的傩仪式。虽同名,但却有着明显的差别,不仅规模不同,而且在《新唐书·仪礼志》记载的国家典礼中傩舞的领头者是方相氏,而不是钟馗。但后人还是称傩舞为跳钟馗。

  早期的巫傩祭祀仪式里,面具也承担着重要的角色。而跳钟馗傩舞中,也离不开面具。

  有人根据跳钟馗面具与商周时期面具在仪式中的作用相似,因此有人推测:早在商周时期,钟馗就已出现。而钟馗的名字,有可能源自当时的一位巫师。

  有学者考证,在殷商时期,也就是三四千年前,传说出过一位叫仲虺的著名巫师。他最擅长的法术是求雨,每每他出面主持的求雨仪式,最为灵验,所以人们用他的名字来代指巫师这个职务。而仲虺、钟馗两词发音相近,在流传过程中被误记为钟馗二字。这便成了钟馗的来历的说法之一。

  也有人说钟馗是洗衣服用的大棒槌。在两汉时期画像砖里,可以很容易寻得挥舞大棒的勇士形象,比如洛阳西汉墓壁画里的大棒打鬼图。可是大棒与钟馗有什么联系呢?顾炎武认为,在训诂学里“钟馗”两字发音的反切,也就是钟字的声母,加上馗字的韵母相拼—发之为“追”的音。所谓椎,在古汉语里的意思,就是大木棒。

  钟馗故事系列中,钟馗除了是斩鬼使者外,他更是正气凛然与受民众拥戴的。

  《钟馗全传》中,玉帝安排殿前司薄总管幻化美女,色诱钟馗;钟馗便表现了“金石不逾之操”。在《平鬼传》中,阎君向玉帝举荐钟馗:“他为人正直”。《庆丰年五鬼闹钟馗》里,中阳真君称赞他:“正直贤能”。《钟馗全传》说钟馗斩石马,替地方上除一大患,获民众建祠庙供奉。《斩鬼传》中,百姓感激钟馗除害安民,降伏骗人钱财的抠掐鬼后,便替驱邪大神建祠堂,令钟馗得享香火。

  对于钟馗究竟是谁这个问题,诸说并立,仍是中国民俗文化史上的一个谜。


参考资料
(责任编辑:admin)
热门推荐